39健康

动用自有资金 朱保国回购丽珠B

  “我就希望在丽珠集团能自己说了算,因此对丽珠的持股比例越高越好,若能达到75%的上限就最好了。”朱保国如是说。

  朱保国向目标更近了一步。在这次股东大会上,丽珠B股回购议案获得99.72%的高票通过。丽珠集团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首个实施B股回购的公司,朱保国控制的健康元(600380.SH)对丽珠集团(000513.SZ)的持股数占到总股本的45.72%。

  增持丽珠集团

  本月初,沉寂已久的B股市场随着丽珠B的一则公告顿起波澜。丽珠集团宣称由于其B股价格被严重低估,影响企业形象,为了提振B股股价,该公司拟以总额不超过1.6亿港元回购部分B股,回购价格不超过16港元/股,因此,以目前丽珠B约12港元每股的价格,约可实现回购1000万股到1300万股。

  然而公告一出,丽珠B股连续2个交易日封死涨停板,股价一度达到14.29港元/股,与此同时,在A股大盘持续下跌行情下,丽珠集团则从本月6日最高价24.83元连续暴跌,截至6月19日停牌前仅报15.05元,按目前汇率换算,距其B股收购目标价上限仅有4.5%的溢价。

  因此,丽珠集团此次回购B股事件更多被看做是朱保国加强在丽珠集团的控制权之举,来自医药新闻网。一年前,朱保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以“达娃纠纷”为教训,认为企业家对自己的企业应该至少控制在50%以上股权的安全线内,以保证绝对控股权。

  2002年,健康元首次入股丽珠医药时,只持有公司7.2%的股份,后屡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不断提高在丽珠集团的股权比例,2005年,健康元受让东盛集团所持有的丽珠集团全部股权后,对丽珠集团的持股量最终上升到43.78%,成为远远高于丽珠集团其他流通股东持股量的第一大股东。

  据朱保国透露,这已经不是丽珠集团第一次向证监会提出回购B股计划。早在2006年底丽珠集团股改完成后,就曾经申请过回购B股,但当时证监会并未受理,来自医药新闻网。此次丽珠集团再次报批,历经两个月的筹备与等待,终于得到证监会的同意,并成为B股市场上第一家回购的企业。

  “此次收购1000万股还是2000万股其实并不重要,这只是个信号,我们完成了这个申报、审批等复杂程序,以后还会有再次回购、三次回购机会的话,到时候我们的程序将会走得更简单。”朱保国在股东大会上说。

  动用自有资金收购

  “此次丽珠集团回购部分B股,可以小幅增厚每股业绩,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我们认为价格越低,回购时机越成熟,因此丽珠集团回购越多越好。”来自华安基金的股东代表张伟说。

  目前,交通银行-华安策略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丽珠集团5006743股,占总股本的1.636%。资料显示,华安该笔基金从今年3月份开始陆续增持丽珠集团,仅6月4日到6月11日一周时间内,劲增了100多万股。

   据朱保国介绍,此次丽珠集团回购B股动用的是自有资金,该公司目前拥有1.4亿元的外币存款,这笔闲置资金一直放在那里无从投资而日益贬值。

  丽珠集团今年第一季度现金流量表显示,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去年底达到2.48亿元,到今年第一季度增加到3.39亿元。但是促使该公司回购B股的现金支撑或许来自于朱保国成功的二级市场投资,来自医药新闻网。去年上半年,丽珠集团曾一度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高达负4600多万,去年年底,丽珠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达5个多亿,依然还有1400多万的投资负额。今年第一季度期末,丽珠集团投资产生的现金为417余万元,可见,朱保国已经从二级股票市场抽身退出。

  据丽珠集团董事邱庆丰介绍,公司2007年的主营业务在市场大环境向好的情况下有所增长,同时在二级股市上谨慎投资,获得一定收益,使丽珠集团去年以来一直掌握较充裕的现金流,目前大部分投资资本已经撤回,因此在寻找新的投资途径过程中,公司认为无论从港币兑人民币的汇率收益,还是从企业长远发展本身,投资丽珠集团自己的股权可获得最安全可靠的回报。

  “回购丽珠B也相当于是投资,目前情况下没有比增持丽珠更好的投资途径了。”朱保国也认为。

  继续扩张

  事实上,朱保国仍留有余地。

  “企业还是需要留下相当一部分资金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等待市场机会的来临。”朱保国说,“当年如果我手上没有足够的现金,也是没有办法和郭家学争到丽珠医药的。”

  因此,对于丽珠集团未来是否将进一步继续回购,朱保国表示难以回答。据记者了解,今年1月份,丽珠集团以6083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清华源兴,这是一家依托清华系科研力量,以制剂为主的生物制药企业,来自医药新闻网。公司专注于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天然药物和银抗菌产品的投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目前,该公司年销售收入约8000万元,毛利润约1000万元。

  “我们还会继续寻找好的收购项目,但是和前几年相比,市场上好的项目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寻找。”朱保国称,当年拿下丽珠是他并购生涯中最得意之作,丽珠医药是他眼中“最值得投资的企业”。

  除了资产收购,丽珠集团在产品线和市场渠道方面也将投入相当的资金。朱保国认为,丽珠集团的创始人是科研出身,因此丽珠医药的产品储备十分齐全,科研开发能力较为领先,储备了150余个品种,其中有十几个独家品种,包括两个全新的化合物专利,来自医药新闻网。但由于这家以科研为主的企业,在过去多年股东股权之争的荒废下,营销方式十分落后,从1985年沿袭至今的营销体系到2006年都几乎没有改变过。

   在朱保国看来,受制于营销的落后,丽珠集团的很多优势“没有完全释放”。因此,2006年,郭家学的东盛系出让股份彻底退出丽珠集团后,健康元成为丽珠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丽珠集团终于从股东纷争中解放出来,2006年下半年,朱保国亲自对丽珠集团进行了一场“营销改革”。

  因此,丽珠营销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集团放权给营销公司,营销公司放权给办事处,以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还严格细化了销售人员的考核,实行费用-销售额直接挂钩制度,使得费用控制更加严格;而且,更加注重细分市场,甚至是每个医院的销售状况。

  “营销改革产生的效益在今年第一季度初步显现,5月份营业销售增长81%,今后,丽珠集团将在产品线上重点发展竞争不是很激烈,对公司利润率有突出贡献的品种。”朱保国说。

(实习编辑:肖晓堃)

2008-06-24 11:16:00浏览16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