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葛均波委员:鼓励慢性病治疗常用药物使用大包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慢病人数持续增加。报告显示,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卒中患者至少700万,心肌梗死患者250万,心力衰竭患者450万,肺心病患者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0万。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中国还有糖尿病患病人数1.4亿,慢阻肺人数超过3000万,慢性肾脏病人数约1.2亿,各种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增加使得疾病负担日渐加重,目前已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病刻不容缓。

  针对慢病患者,其治疗上应该遵循慢病治疗遵循的规律,其中相当一部分慢病药物必须长期服用甚至是终身服用,但是在我国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很多地方的慢病患者服用药物只能一次开两周左右用量,需要每两周再次去医院开药,另外,药厂生产的慢病药物包装大部分只有一个周的包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表示,这种情况会导致如下后果:

  1. 第一个结果就是给医院带来巨大的门诊量导致看病难,慢性病患者需频繁至医院进行配药,我们国家几个亿的慢病患者,每个患者多去一趟医院门诊开药,就会带来巨大的门诊量,更别说两周开一次药,海量门诊必然导致看病难。

  2. 导致患者对于医疗服务不满和对患者带来不便,此现状导致了导致的结果现今各大医院门诊患者数量众多就诊时间过长,对于医疗系统不满意,频繁就医增加慢病患者的给患者造成完全不必要的时间的浪费,部分患者避免就医繁琐而停药,导致慢性病患者依从性降低。

  3. 导致医生复核过重,医疗任务本身过重的情况下,导致不必要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医生无法集中精力看本应该花时间看的疑难杂症,精力消耗在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上去了。

  4. 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另外就是药品一周包装量的包装造成资源巨大浪费,部分包装不可回收再利用,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如何有效的对慢病患者进行管理、降低慢性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使医疗资源分配更为均匀,从而促进我国全民健康成为重要问题。对此,葛均波院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第一,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鼓励企业生产慢病药物大包装,鼓励生产包括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的大包装,加快大包装的审批流程,同时鼓励大包装药品降价,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第二,建议医保部门鼓励大包装的使用,鼓励大包装降价,将大包装规格慢性病治疗药物尽快纳入医保报销系统,针对大包装报销给予医保优惠措施,允许慢性病患者开具大包装药物;但同时加强对于大包装使用的监控。

  第三,各级医疗机构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可开具长期的处方,减轻医院诊疗压力的同时降低慢性病患者的就诊费用及就诊时间

  第四,对慢性病患者建立档案,并与各社区医院进行信息共享,通过社区医院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及管理,从而促进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

  葛均波院士相信通过以上举措能有效降低我国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减轻各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为慢病患者提供便利,增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促进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最终为中国全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7-03-09 15:23:00浏览2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