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北京:今年前10月新增3135艾滋病例

  今天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为“携手抗艾 重在预防”。昨天,北京市卫计委通报了本市艾滋病例整体状况。自1985年报告全国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今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21886例。今年1月至10月,病例数已超3000例。

  外省籍占四分之三

  在累计病例中,本市户籍4954例,外省市户籍16237例,外籍人员695例,分别占到了22.6%、74.2%和3.2%。

  全部感染者及病人中,经性传播19713例,占90.1%,其中同性传播14451例,占66.03%,异性传播5262例, 占24.0%;注射吸毒传播1134例,占5.2%;其他传播途径共计1039例,占4.7%。

  今年1月至10月,本市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3135例,较去年同期的3181例下降了1.45%。

  男男比例增加明显

  经性传播是本市艾滋病传播的首要途径。近年报告的感染者及病人中,经性传播比例从2011年的87.1%增至2016年10月底的96.9%,呈上升态势。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比例增加明显,已从2011年的61.7%上升到2016年10月底的73.9%。

  另外,本市艾滋病现状特点是现存活人数持续上升,病死率明显下降。现住在本市的感染者及病人数已从2011年的6442例增至2016年10月底的15668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此外,注射吸毒传播持续保持较低水平,高危人群新发感染得到一定控制。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15至24岁青年感染者和病人数增幅超过了整体疫情增幅。今年1月至10月报告15至24岁年龄组感染者和病人647例,比去年同期增加23例。青年学生感染以性传播为主,占全部学生病例的95.5%,男男性接触传播占全部学生病例的88.6%。

  发现周期缩至7天

  目前,本市已在朝阳、东城、丰台探索建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转诊绿色通道”试点,将病人从发现到治疗的时间从2011年的100天缩短到7天。

  截至2016年10月底,本市累计治疗成人患者13962人、儿童患者26人,在治病人病死率降至0.18%,治疗一年病毒完全抑制率达到93%,超过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90%的目标。

  另外,开展“互联网+艾滋病尿液匿名检测”研究。截至11月11日,本市共计发放尿液检测服务包3257个,检测1892例,筛查阳性率达到9.9%,使隐蔽高危人群得到早检测、早发现。  

2016-12-01 09:23:12浏览4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