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器械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品器械

参松养心胶囊从基础到临床终获专家共识

举报/反馈
2016-09-26 19:26:5039健康网

  “截至目前为止,参松养心胶囊已完成5个循证研究(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轻中度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博,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缓伴室早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并被两个专家共识(房颤专家共识-2015;室性心律失常共识2016)推荐。”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对中药抗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性充满信心。

图片1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

  2016年9月23日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期间,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曹克将、杨新春、廖德宁、邹建刚等专家就参松养心胶囊的多离子通道和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五大循证医学研究和最新的两项中国专家共识(房颤专家共识-2015;室性心律失常共识2016)进行的专家评述,进一步确认了参松养心整合调节治疗心律失常新策略的临床地位。其中,黄从新教授围绕“轻中度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博随机双盲临床研究、曹克将教授围绕“室性早搏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及专家共识” 、杨新春教授围绕“阵发性房颤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及专家共识”、廖德宁教授围绕“参松养心胶囊的自主神经调节作用”、邹建刚教授围绕“缓慢性心律失常及窦缓伴室性早博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进行了主题报告。

图片2

参松养心胶囊从基础到临床终获专家共识

  张澍教授指出,心律失常是一类常见、多发疾病,可独立存在,也可并发于其他疾病。轻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全世界每年约300 万(中国54 万/ 年)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其中,80% 为心律失常性猝死。心律失常不仅可并发于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肌肥厚等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还可以并发于心脏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某些严重心律失常现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总有效率仅为30%~60%。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医药领域所关注的焦点。

  自奎尼丁问世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100 多年间,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AAD)陆续用于临床,依其作用机制不同,Vaughn Williams将其分为四类:Ⅰ类为Na+ 通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动作电位的0 相期;Ⅱ类为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具下调β- 肾上腺素的作用;Ⅲ类为K+ 通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动作电位的Ⅲ相期;Ⅳ类为Ca2+ 通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动作电位的平台期。这些AAD 在防治心律失常中均可遏制相应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临床作用。然自20 世纪70 年代临床重视循证研究证据以来,多项AAD 循证研究结果提示,以阻滞离子通道为特征的AAD 仅能遏制心律失常,但不能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有的甚或提高死亡率。此为临床提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即以阻滞离子通道为特征的AAD 的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究其原因似存在如下问题:①离子流在心肌细胞/ 细胞器膜内外的平衡是稳定心电活动的基本要素,以阻滞某一种离子活动的有利电现象作为AAD 研发的依据存在片面性;我们并不知道阻滞这种离子活动后的其他离子在怎样运动,是否能达到膜内、外离子流的平衡?②离子的流向、流态、流速取决于多因素,对离子通道的作用,关闭了这扇门是否又开启了那扇窗?③局部的研究结果不能演绎为整体结果,应追求整体效应,其净效应一定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应系统认识人类心脏整体电活动,研发对人类心脏整体电活动有利的防治心律失常药物。为达到上述目的,应革新防治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方法,构建系统心电生物学概念,研究离子流向、流态、流速的生物学网络体系,寻找调控的关键环节和策略,以期有效防治心律失常,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因此,研究、推介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策略尤为重要——西药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单离子通道,降低自律性或消除折返来实现,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的作用机制则与西药不同:中药主要为混合剂,通过对心肌细胞多离子通道进行综合调理,最终产生平衡效应。

  据了解,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多数抗心律失常西药有致心律失常、损害心功能以及心外脏器的毒副作用。快速心律失常缺乏长期有效药物,缓慢性心律失常尚无西药治疗。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中药是医学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吴以岭院士基于中医“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提出了整合调节的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由“调”致“平”,以解决心律失常的复杂问题。由十几种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参松养心胶囊正是通过“调律”的办法,通过“承制调平”来发挥综合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可以调节多离子和非离子通道;同时还能调节自主神经,改善窦房结功能,促进心肌的电传导;此外,还可以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心室重构,保护心脏功能。参松养心胶囊调节心脏的多离子通道,其正效应类似于胺碘酮,但却没有胺碘酮的副作用:它通过调节钾、钠、钙电流来遏制快速性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调节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提高固有频率,不延长Q-T间期,同时改善窦房结恢复时间及传导时间,改善房室传导与不应期。因此,参松养心胶囊通过调节自主神经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这就是吴以岭院士提及的“参松养心胶囊既可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也可以治疗慢性心律失常”。那么,它为什么可以既治快又治慢?这就是中医所强调的“调”,“调”既可以“调”快也可以“调”慢。研究证明,参松养心胶囊通过协助保护、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来调律,明显减低冠脉阻力,减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细胞抵抗不良刺激的能力,改善预激状态,调节心律。

  杨新春教授指出:大多数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恢复窦律后房颤复发风险仍然很大。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 高龄、心衰、高血压、糖尿病、左心房扩大及左心室功能障碍等。控制并干预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房颤复发。但是,不少患者仍需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预防房颤复发。在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所选药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该治疗策略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在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房颤的复发并不一定意味着治疗失败。复发的频率降低、每次复发时房颤持续的时间缩短、复发时症状减轻、由不能耐受变为可以耐受,都应视为已基本达到治疗目的。大约 80% 的房颤患者合并基础心脏疾病,故不少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致心功能恶化或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尚有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服用具有较大的心脏不良反应等,此均应密切观察。通过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对于阵发性房颤,参松养心胶囊维持窦律的效果与普罗帕酮相当,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据邹建刚教授介绍,参松养心胶囊疗治疗器质性室性早搏优于美西律,这一研究早已完成;其治疗非器质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与安慰剂比较,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与西药心律平相当,症状改善优于心律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窦缓伴早搏、心律失常伴心衰也疗效比较确切,显示出快慢兼治、整合调节的独特治疗优势。

  “近年来,中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取得了一定进展。一项荟萃分析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更为有效的减少室早发作。相关随机、双盲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合并结构性心脏病,与美西律和安慰剂相比,参松养心胶囊都可以显著降低室早数量,缓解室早相关临床症状。”这是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曹克将教授的观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