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接近四成家长“放养”孩子牙齿

  “小孩子有蛀牙没事,换牙就好了。反正乳牙都会换掉,牙不疼就不需要去看牙医。”你也这样认为吗?近日,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发布了针对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的全国网络调查,首次将儿童口腔健康问题纳入调研范围中。结果显示,六成家长认为在孩子开始长牙时就应该重视孩子口腔问题,家长对儿童口腔护理的意识有所提高。北大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医师荣文笙教授提醒,很多成年人的口腔健康问题,往往源于儿童时期对口腔护理的忽视和不良习惯。他建议,早晚刷牙、定期看牙医、饭后漱口或嚼无糖口香糖都是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有助于从小打好健康口腔基础。

  “放养型”口腔护理习惯

  隐患影响一生

  调研发现,尽管家长对儿童口腔护理的意识有所提高,但仍然对于口腔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健康指标的认识不够——在家长需重视的衡量孩子健康成长的五项指标中,口腔健康排名倒数第二,关注度偏低。荣文笙教授强调,儿童时期对口腔护理的忽视和不良习惯,不仅容易为牙齿埋下隐患,更会影响身体发育和全身健康。

  她以临床常见的六龄齿问题为例解释道:“六龄齿是6岁左右最早萌出的4颗大牙,承担60%的咀嚼工作量,并且终身没有‘退换服务’。过早缺失或龋坏,不仅影响咀嚼进食,还可能影响颜面美观,不利于身心健康。很多家长误以为六龄齿是乳牙,反正还会换成新的,蛀坏了也不用担心。这种忽视和误区容易提高儿童患龋风险。”

  早晚刷牙还不够

  专家倡导四个爱牙好习惯

  中国牙防基金会调研显示,超七成家长认识到早晚刷牙的必要性,其他护理措施的重视程度则仅为一成到两成。对此,荣文笙教授提醒,仅仅早晚刷牙是不够的,还要注意使用含氟牙膏,达到清除牙菌斑的目的。牙病不可逆,防患于未然很重要,建议儿童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成年人至少每年一次,口腔问题早发现早治疗。保持饮食平衡也是护齿好习惯。一日膳食要多样化,粗细粮混食、荤素搭配,少摄入甜食和碳酸饮料。进食零食饮料后,及时进行口腔清洁尤为重要。除了刷牙漱口,还可以嚼无糖口香糖,不但能促进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帮助清洁食物残渣,减少龋病发生的风险,也无形中增加了护齿的趣味性。

2016-09-21 08:23:37浏览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