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15国健康生活指数发布 中国人最愁抑郁和长胖

举报/反馈
2016-07-15 08:28:05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孔庆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罗邦尧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伍学焱

  近日,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公布2016年“健康生活指数”调查结果,涉及亚太地区15个国家和地区。调查发现,中国大陆居民健康生活指数为72,高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64;不过,中国大陆受访者对“抑郁症”和“肥胖”的担忧最为突出,均高达66%,超过了对癌症、心脏病的关注。抑郁和肥胖成为当前中国人最为担忧的两大健康问题。为此,我们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孔庆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教授罗邦尧、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解读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源。

  抑郁、肥胖人口逐年上升

  近年来,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刊登在《柳叶刀》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其中抑郁障碍人群比重最大,约有6100万人。从全球来看,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抑郁症将在2020年成为全球最为流行的疾病之一,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孔庆梅分析说,当下,抑郁症被更多关注,很大程度上在于人们防治精神疾病意识的提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容易焦虑不安,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释放压力,缺乏自我保护和调节,甚至把压力扩大化,让自己背上更重的负担。

  除了心理健康,国人更愁自己长胖。调查发现,高达52%的中国大陆受访者想要减肥,高于亚太地区48%的平均水平,保持体形、提升外貌和健康考虑都会催生减肥的动力。罗邦尧认为,肥胖关注度之所以这么高,和当前中国肥胖人口总量多,以及肥胖率不断上升有关。《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按照中国标准,全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相对2002年的数据,分别上升7.3%和4.8%。在肥胖问题上,男性比女性严重,城市比农村严重。今年,刊登在《柳叶刀》杂志上的《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肥胖人口高达8960万,居世界第一。“我国超重者的确较多,但在减肥这件事上却有很多凑热闹的人。”伍学焱告诉记者,有些人过分追求消瘦,以瘦为美,导致对长胖的过度担忧。

  威胁健康,影响经济

  专家表示,抑郁和肥胖不仅是健康问题,影响家庭幸福,还关乎经济和社会发展,危害性不容小觑。

  孔庆梅指出,抑郁症易在女性、老人、工作压力大的职场人员,以及各种慢性或重性躯体疾病患者中滋生。

  增加疾病风险。抑郁症会降低人的免疫力,增加罹患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孔庆梅指出,有些患者会用酗酒、吸毒等方式摆脱精神痛苦,严重者有自杀行为。

  降低工作效率。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公布的“工作场所中的抑郁症调查报告”显示,70%的抑郁症患者因病请假中断工作,过半患者觉得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严重下降。

  影响家庭幸福。除了因为治疗开支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抑郁症还会使家庭其他成员坠入郁郁寡欢的情绪中,影响家庭和睦。

  肥胖的危害比抑郁还大,一般带来两大“负担”:

  健康负担。伍学焱说,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并称为“死亡四重奏”,不仅增加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作风险,还会影响女性受孕,诱发骨关节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心理负担。研究表明,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相比,肥胖青少年更易自卑、自闭。罗邦尧表示,有时肥胖还会成为我们选择伴侣、工作的障碍,导致社会适应力下降。

  整体来看,抑郁和肥胖有个共同危害就是加重社会和经济负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每年因抑郁症产生的经济损失达517.3亿元。2014年,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根据经济生产力损失、医疗保健成本,以及用于减轻肥胖影响的投资金额推算,肥胖问题每年在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24万亿元。

  舒心健体,科学生活

  与其担忧抑郁和长胖,不如花些时间学习有关知识,及时发现疾病信号,对症下药,维护身心健康。

  抑郁需舒心。孔庆梅提醒,想要发现抑郁的蛛丝马迹,推荐两种方法:一是看心情,多数抑郁症患者在早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觉得委屈、易怒,内心感到自卑,不爱与人说话,且不爱参加活动;二看身体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失眠、食欲差、体重下降,还可能有头痛、头晕、胸闷、耳鸣,以及查找不出病因的全身不适。孔庆梅说,如果已经出现轻度抑郁,不要担忧,应学会善待自己,降低对自己的标准,不和自己较劲,也别和他人攀比,从而减少压力。还要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和朋友聊天、看一场电影、画画、运动等,或吃点香蕉等利于愉悦心情的食物。需要提醒的是,确诊为抑郁症患者,必须遵医嘱进行系统治疗。

  肥胖要健体。罗邦尧表示,想要预防肥胖需做到“三贵”:首先是饮食贵有节,吃饭时间稳定,且营养均衡。青少年要严格控制洋快餐、甜饮料、膨化食品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随着身体代谢率降低,中老年人也易长胖,需要控制油、盐、糖的摄入,多吃蔬果,优先选择鸡肉、鱼肉等白肉,控制红肉的摄入量。其次是运动贵有恒,忌不动,也忌过度运动,建议根据年龄、体质不同,每天散步10~60分钟不等。当身体适应后,再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再次是作息贵有律,做到早睡早起,切忌熬夜。伍学焱强调,即使肥胖,也不应盲目通过节食、减肥药迅速减重。

孔庆梅主任医师精神科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