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避孕药养鱼虾蟹是否属实?专家称纯属伪科学

举报/反馈
2016-04-18 08:24:47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系教授 陈舜胜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 郗 旺

  想必不少人在微博或朋友圈都看到过类似的说法,“农户为了达到让鳝鱼快速长大的目的,用避孕药喂养鳝鱼”、“养殖户用避孕药喂养小龙虾,食用后危害人体健康”……就连最普通的“黄瓜”也成为了争论的焦点,这些食物真的含有避孕药?本期《生命时报》记者专访了国内知名水产专家和植物学专家,为大家揭开真相。

  黄鳝。网上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为了让鳝鱼快速长大,农户对鳝鱼采取了绝育措施以达到使其专心长膘的效果,绝育的手段就是用避孕药喂养鳝鱼。”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系教授陈舜胜指出,黄鳝用避孕药增肥是伪科学,纯属谣言。黄鳝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性逆转特性的鱼类,幼龄时期全是雌性,产卵后逐步过渡为雄性,有部分黄鳝不会转性。由于雌鳝要在繁殖环节消耗大量体能,生长速度受到一定影响,雄鳝少了这一环节的耗能,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体型上也比雌鳝偏大。事实上,之前已有水产养殖专家针对激素喂养鳝鱼进行过科学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激素的黄鳝一个月内的生长速度比不用激素的黄鳝快约10%,但却引发了大批死亡:激素剂量越高,死亡率也越高。这可能是因为,黄鳝吃了含激素的饲料后,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增加了身体脂肪沉积,进而出现抗病力差甚至死亡的情况。对养殖户来说,这10%的生长增速,无论从风险角度还是成本角度看,都划不来。

  小龙虾。一则“养殖户用避孕药养小龙虾”的传闻让大家谈“虾”色变。陈舜胜指出,这个说法也没有科学依据,首先小龙虾的生长周期很短,一般3个月左右就可以上市,并不需要催生;如果大量使用激素,会增加小龙虾的脱壳频率,使生长速度变慢,反而延长了小龙虾的生长周期,所以养殖户是不会这么做的。其次,小龙虾属于低等无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的避孕药对其根本没有效果。另外,小龙虾的性成熟期一般为8~10个月,也就是说小龙虾上市时离繁殖期还早得很,根本没有繁殖能力,养殖户用避孕药养虾只能徒增成本。

  大闸蟹。近年来,有关大闸蟹的“绯闻”就没停过。一则名为“养殖户为催蟹快长投放避孕药”的文章更在各大网站传播。针对这一说法,陈舜胜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养蟹池塘最小为20亩左右,以在水中浓度1克/吨计算,整个池塘就得放13公斤的避孕药,可以想象其成本有多高。事实上,大闸蟹属于甲壳类水产动物,在海水里出生、淡水里成长,靠脱壳慢慢长大。每年10月份左右,在盐水的刺激下,雌雄大闸蟹才会抱在一起交配,它们在淡水湖里不会交配。不仅如此,养蟹人也会在大闸蟹成熟前按性别分装在暂养箱里。螃蟹一生需要脱壳19~21次,才能长大。大量实验显示,使用避孕药或激素,打乱了螃蟹的脱壳秩序,导致“难产”而大批死亡,更可能引发绿藻繁殖,从而破坏湖中的生物链,造成更大损失。另外,蟹黄和蟹膏都是蟹的性腺,如果蟹吃了避孕药,就会抑制性腺的成长、成熟。没了蟹黄或蟹膏的大闸蟹美味将大打折扣。所以,从蟹的生长原理来说,喂避孕药也是不可能的。

  黄瓜。“不少头顶黄花身上带刺的黄瓜,都是抹过避孕药的,以此保持黄瓜花不败,长期食用这类美容黄瓜,将会导致不孕不育。”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郗旺回应,对植物而言,能够调节生长和生理状态的是植物激素,而避孕药属于动物激素,两者存在化学结构、受体类型、作用方式等根本性差异。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给植物施加动物激素后能起到该激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植物自身产生的或农业生产上使用的“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医疗上使用的避孕药都毫无关系。所谓“顶花带刺”的黄瓜,指的是果实处于发育初期,花朵尚未脱落的黄瓜,此时黄瓜口感鲜嫩。不过,处于发育初期意味着果实无法充分膨大,影响果重和产量。因此,种植者通常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就是植物激素来调节果实发育状态,这的确可以使黄瓜在较为充分的膨大后依然能“顶花带刺”。黄瓜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是氯吡脲,在美国、日本都有登记使用许可。实验证明,推荐用法用量下,氯吡脲在果实和土壤里的残留量都很少,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在美国环境保护机构的新化合物登记信息里,氯吡脲也被标明对人和环境无害。“过量”使用不但不能使效果更好,反而会导致果实畸形,所以不买果形怪异的黄瓜就能避免这一情况。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