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大会

  “中国中医药研促会和北京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发起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大会,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国各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科室建设、管理和诊疗服务水平,推广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的临床经验和新理念、新方法、新成果,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内涵建设与发展”。这是大会主席李瑞杰教授的初衷。

  据了解,本届大会同期举行了“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医促会心康专委会)”成立大会,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胡大一、李瑞杰、杨荣臣、高武、连岳寿、王亚煌、袁平等众多专家。

1

专家合影

  会议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带来《心脏康复在我国的发展模式与前景》的工作报告。会中胡教授指出:心脏康复是一个多赢的体系,其核心是心血管疾病预防及康复的统一,它包含了不仅心血管病患者及高危患者生活方式达标和药物治疗达标,而且关注患者心理的健康、生活质量等综合的整体的心血管医疗模式。积极的创新模式可使患者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可使卫生服务体系控制不合理医疗成本增长,增加医疗服务效益,提高医疗服务和社会满意度,合理使用和节约医疗资源。发展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事业,是推动医疗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杠杆支点,是实现医学目的和价值,推动医患和谐的关键点,更是推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的落脚点。

  中医促会心康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李瑞杰教授带来《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模式的探索》的工作报:目前有明确的临床研究显示心脏康复可使冠心病患者总死亡率下降20%,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临床表现及最主要死因,康复治疗尤为关键。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在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中显示了其特色与优势,主要表现在改善临床症状、增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及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

2

会议现场图片

  中医促会心康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吴旸教授在演讲中谈到:心血管学科现代发展十分迅速,新技术不断引入,已经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研究水平搭建了新的平台,使中医药一些原有的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将现代医学精细化诊疗技术与中医精细化慢病防治优势相结合的心脏康复模式是中西医防治心血管病的新趋势。要运用中医理论解决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要拓展中医的应用范围,有必要选择有充分基础的中医临床医疗基地,应用专项资金建立具有示范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精细化诊疗平台,从而探索如何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中医促会心康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的姜红岩教授在《心脏康复之心理处方的制定》中提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 目前针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干预较为常用的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放松训练、心理压力调节训练、群体治疗、家庭社会支持等。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主要源于对心血管疾病的错误认识和对康复的不了解。所以对患者及其配偶进行疾病的咨询与程序化教育非常重要,而且讲解需多次重复,这是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的关键之一。

  资料显示,作为联合发起单位的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中心以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胡大一教授、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专家王硕仁为核心,聘请西苑医院史大卓、安贞医院马长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丁荣晶等十余名专家为委员,融合东西方医学优势,整合多学科服务团队,成立多学科跨部门的一体化心脏康复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资深的心脏康复诊疗服务。配置了完善的软硬件设备,包括心肺运动评估仪、无创心排血量检测仪、运动平板、四肢联动、液阻训练器等多种运动康复设备以及完善的抢救设备和仪器。康复中心成立了完善的组织构架,涵盖有心脏康复研究室、心脏康复门诊、戒烟门诊、心脏康复评估室、心脏康复训练室、心理科、营养科等,为提供团队化康复服务奠定了基础。从成立至今,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中心为建立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模式在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康复中心以完成心脏康复评估300余人,康复训练800余人次,组织包括俱乐部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医患沟通会10余次,初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方案,得到了心脏康复领域以及患者、媒体的广泛赞誉和关注,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中心将继续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全程优质的心脏康复服务,助力中国心脏康复事业的蓬勃发展。

  与会专家们强调,心脏康复作为一门新兴的心血管病学子学科,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中西医治疗在心脏康复的治疗团队和治疗体系中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西医预防与康复各有自己的优势,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心脏康复综合管理模式十分重要,随之中西医有机结合、系统、优化的康复治疗方法日益受到重视,为此我们提出了心脏康复单元的理念和模式。目前,我国心脏康复仍处于初级阶段,希望借助与本届大会的影响力,最终能够探索出一条属于适合中国特色的临床心脏康复之路!

2016-04-12 16:40:14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