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禁止商业网站挂号加号 为什么引发医务人员不满?

  前段时间,北京市卫计委一份内部文件曝光,文件旨在将要清理“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挂号加号谋取不正当利益”,其中要求各公立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在3月25日前停止与商业公司的挂号、加号等合作。

  此前,有媒体报道使用了一款名为“传太医”的APP,在医院窗口、114微信挂号平台、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均没有剩余号源的情况下,仍顺利拿到加号去就诊。

  但挂到热门号源要付出高昂代价,如中医院妇科一位主任医师的号,在医院窗口挂只要不到20元,“传太医”则开价299元。

11

  在禁止医务人员与商业预约挂号加号政策出台之后,39健康网再次登录传太医APP发现很多医生预约挂号已经查找不到了。

  禁止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挂号加号,无疑对传太医这样的挂号APP会是重创。作为最有发言权的医生们近日也纷纷站出来发声,医生们普遍认为北京等地禁止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与某些商业公司合作、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新政非常正确。但禁止医生加号、禁止医生与商业公司合作等政策不能采取一刀切做法。

  政策出台,医生们为什么会齐声高呼不要一刀切!因为现实的情况是像传太医这样收取较高挂号费的APP为数不多,许多的商业医疗服务公司并没有盲目的通过市场调节抬高挂号价格,有的甚至还是医生自愿免费为患者加号,存在公益性的善举。

  全面禁止加号误伤医生公益善举

  “政策希望整顿的是极个别利用互联网手段和医务人员对患者利益造成损害,并通过加号等行为从中牟取高额利润的不法分子。”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认为,政府对医生通过互联网开展咨询、约诊等行为都是非常支持的,但其前提是不能损坏医院的公益性。

  “政府开始想办法解决挂号的问题,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认为,像好大夫等一些挂号平台,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管理他们。”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马长生强调,他个人还是非常乐意保留网络平台的挂号服务。

  马长生认为,对于某些收取高额费用、破坏公共资源公平性、不符合政府规定的网络平台,政府应该管理。但对于这那些不收费、没有额外增加患者负担的平台还是可以适当放宽。“不同情况,政府应该分开管理。”

  “我之前在好大夫在线开通的是预约功能,为患者免费加号。”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补充道。

  本来加号这种行为,就是医生牺牲了自己业余的时间来方便更多患者的行为,医生加号本是医生的权利,也是一部分患者的机会,禁止加号,也就封杀了患者确需而医生同意的就诊机会,可能还贻误病情。但以加号牟利,无论任何形式、无论何人都必须打击。

  网络平台或可建立分级诊疗系统

  采取一刀切政策,全面禁止加号,可以看到会让较多人群的益处减少,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呢?对于加号,医疗行业从业者有这些建议:

  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宋冬雷:“这一政策的出台就是因为,在中国,大部分医生是体制内的。拿着公立医院的薪水,利用公立医院的资源,做自己的事情,医院肯定是不同意的。但是,可以让医生利用业余时间与商业公司合作。或者是互联网平台、医生与医院进行三方谈判,至少让医院理解到,医生与互联网的合作对医院是没有损害的。”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于刚:“这件事情应该是疏堵结合。在打击号贩子的高压政策下,应该完善监管机制。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如何能够在小范围内给予一些医生与专家加号的权力,这是医管部门与医院应该解决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地不让加号。”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安贞医院刘迎龙:“应该建议让基层大夫通过一些网络平台进行分诊,通过对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他们知道患者应该到什么医院找什么大夫,既节约又有效率。掌握专家号源的各级卫计委、医院应该建立网上分级诊疗系统,鼓励患者上网提交病情资料。医院预留50%的专家门诊号源专供这种网上‘绿色转诊通道’申请,按照‘病情优先’原则审核、分配专家号源。”

  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一些有能力的网络平台应该在每一个省,甚至到市,与这些医院建立一个双向合作机制。通过医院网,能够完成初步的分级诊疗工作。原则上,患者还是要回到市、县一级的医院进行治疗,以避免患者拥挤到北上广等城市的大医院就诊。如果发现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当地医院没有能力解决,还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将患者转诊给上级医院。”

  “利用互联网做分诊,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顾雪非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阐述清楚新模式是什么?能够为谁服务?

  基于当下分级诊疗政策还未真正成熟,宋冬雷认为,建立分诊体系对于精准地利用医疗资源至关重要。“但在中国,如何建立分级诊疗体系?这个问题需要考虑清楚。”

  构建互联网分级诊疗两会提案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刘迎龙在2016年的提案中提出了对于构建互联网分级诊疗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掌握专家号源的各级卫计委、医院建立网上分级诊疗系统,鼓励患者上网提交病情资料,预留50%的专家门诊号源专供这种网上“绿色转诊通道”申请,按照“病情优先”原则审核、分配专家号源。

  二、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承担网上分级诊疗系统的日常运营工作量。网上分诊转诊的申请量、分诊量巨大,需要懂医疗的专业人员负责运营,现有公立医疗机构没有这种人力预算。可以调动社会力量,鼓励有经验的医疗互联网公司参与进来,将他们纳入分级诊疗体系。

  三、开放大医院门诊号源给部分有能力提供优质分诊转诊运营服务的公司,明确标准和红线,只要不利用社会资源谋取私利,就积极鼓励,让互联网医疗公司参与进来,一起解决大医院号源的基于病情的公平合理分配。

  四、鼓励政府向社会购买分诊转诊服务,或者把增值服务运营权开放,调动商业公司和医生的积极性,在禁止利用专家资源的公共服务部分谋利的前提下,调动促进医生生产力的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利用市场认可医生的劳动价值。

2016-03-08 15:06:25浏览11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