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疾病要闻

爱上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怎样的体验

举报/反馈
2016-02-23 18:50:2839健康网

  最近韩剧《奶酪陷阱》爆红,妹子们都被剧里的刘正学长迷得不要不要的,其实小九也是(捂脸,羞羞,星星眼……颜值即正义有木有,都来欣赏下偶吧的美颜盛世~


(图片来源于《奶酪陷阱》官方剧照)

  剧中由朴海镇饰演的刘正学长是一个外表俊朗、学习优秀的高富帅,但是在他的温和外表下却隐藏了不为人知的危险本性。女主则是唯一能够看穿刘正心思的平凡女大学生(请大家忽略女主,只看偶吧好嘛)。不得不说,朴海镇非常适合演这种性格扭曲的人类,不仅把男主的腹黑高冷刻画得非常到位,还撩得一手好妹(苏得小九的少女心炸裂惹!)

爱上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怎样的体验

  由于已被迷晕,小九速度去扒了朴海镇的资料,才发现原来传言偶吧本身就患有抑郁症,还曾因精神分裂一度被免除兵役。Oh my god,料太猛,小九表示有点承受不住,心疼wuli偶吧十一秒。难怪能把精神分裂演得这么逼真,因为本身就是精神分裂啊!

  不过,作为一个有原则的编辑,小九还是要强调,长得好看的精神分裂那叫腹黑有深度,长得丑的就只能归为变态了。今天,小九就来给大家严肃八一八精神分裂这个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人会误以为精神分裂就是双重甚至多重人格(一个身体里住着好几个灵魂),估计这也跟电影看多了有关,什么《穆赫兰道》啊、《致命ID》啊,都是这么来讲故事的。事实上,从医学上而言,多重人格障碍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中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的产生与童年创伤密切相关,当受到难以应付的冲击时,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频繁地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心理努力。

  精神分裂症则是由一组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可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及认知功能等方面,个体之间症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症状。

  临床上,可以将精神分裂分为六种类型。

  偏执型:这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幻觉、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

  青春型: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以显著的思维、情感及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典型的表现是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情感、行为反应幼稚,可能伴有片段的幻觉、妄想;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本能活动亢进,如食欲、性欲增强等。该型患者首发年龄低,起病急,社会功能受损明显,一般预后不佳。

  紧张型: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表现,患者可以表现为紧张性木僵、蜡样屈曲、刻板言行,以及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冲动行为。一般该型患者起病较急,部分患者缓解迅速。

  单纯型:该型主要在青春期发病,主要表现为阴性症状,如孤僻退缩、情感平淡或淡漠等。该型治疗效果欠佳,患者社会功能衰退明显,预后差。

  未分化型:该型具有上述某种类型的部分特点,或是具有上述各型的一些特点,但是难以归入上述任何一型。

  残留型:该型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之后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性格的改变或社会功能的衰退。

  精神分裂症可能的致病因素

  最早提出“精神分裂”概念的是20世纪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E·Bleuler,1911)。尽管目前对精神分裂病因的认识尚不很明确,但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识。

  遗传: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最可能的一种素质因素。国内家系调查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人高6.2倍,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也愈高。

  性格特征:约40%患者的病前性格具有孤僻、冷淡、敏感、多疑、富于幻想等特征,即内向型性格。

  其他生物学因素:精神分裂症发病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多发生于青壮年,约1/2患者于20~30岁发病。发病年龄与临床类型有关,偏执型发病较晚,有资料提示偏执型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其它型为23岁。

  环境因素:①家庭中父母的性格,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如放纵、溺爱、过严)等都会影响子女的心身健康或导致个性偏离常态。②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其精神交流的紊乱。③生活不安定、居住拥挤、职业不固定、人际关系不良、噪音干扰、环境污染等均对发病有一定作用。农村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城市。

  心理因素:一般认为生活事件可发诱发精神分裂症。诸如失学、失恋、学习紧张、家庭纠纷、夫妻不和、意处事故等均对发病有一定影响,但这些事件的性质均无特殊性。因此,心理因素也仅属诱发因素。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在1亿人以上。专家表示,绝大多数精神病通过药物控制能达到很好的疗效,虽不能根除,但经过治疗可以稳定,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劳动能力基本都能恢复到病前水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