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行业观察

百年医院拥抱互联网+ 是挑战也是机遇

举报/反馈
2016-01-12 11:39:1339健康网

  近日,39健康网受邀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主题为“当医院遇上互联网+”2015长青藤百年医院论坛暨武汉市中心医院135周年庆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健康界传媒和武汉市中心医院主办的此次论坛,可谓高朋满座。出席的嘉宾包括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郭跃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国家卫计委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滔、武汉市卫计委党委书记陈光菊、湖北省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阮小明等。当然,还有东道主武汉市中心医院院长夏家红和党委书记孙昌林。

1

2015长青藤百年医院论坛现场

  在为期3天的会上,全国近百家百年医院的院长共聚一堂,探讨现代医院社会责任、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等诸多命题。代表们进行了一场关于“百年”的医界对话,就百年医院继承与扬弃、未来医院与移动医疗等话题进行交流讨论。院长们认为,联盟的成立将使百年医院之间的联系纽带从无形化为有形,增进联盟医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传承现代医院文化,推动医院管理创新。

  当医院遇上“互联网+”一定会催生我们很多思考,这些思考对百年医院意味着什么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伍冀湘、北京协和医院院长王以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姚尚龙、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主任陈海啸、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黄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游向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副书记龚志成、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武汉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文洲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2

百年医院拥抱互联网+的对话

  姚尚龙认为,作为100多年的老院,很有感触,中国协和的品牌是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协和也算是,全国协和很多鱼目混珠,但是真正的协和品牌是西方传教士的文化到中国做慈善,包括北京协和、武汉协和、福建协和,这三家正宗协和是西方文化渗透的基因。因此标志着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也代表中国医学的进步。武汉协和希望传教士到这来,当时协和医院叫仁济医院,后来成立协和,当时中央部男宾部和女宾部结合形成协和医院,为武汉地区的人民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协和的理念来说是秉承着仁爱济世,治病救人,什么是好医生,看得好病的是好医生,百年医院有优越性也有缺点,要想改变传统很困难,有些好的传统我们希望秉承,但是在发展中仍然需要各位兄弟医院的关爱和支持,我们向老大哥学习,最终的品牌还是在北京协和医院。

  王以朋认为,台上所有的百年医院,从协和医学堂开始,协和不过百年,协和医院是在1915年开始筹划和集团一起到中国考察三次,最后决定购买北京一块地建北京协和医院,说了这么多,有这么多百年医院,其实中国的西医学历史非常长的,但是协和之所以走到今天,大概三家协和医院在武汉做了一个小的论坛,就是武汉的协和、北京协和和福州协和,这三家协和医院历史长短不一样,但是走过的历程跟台上所有的百年医院都是一样的,北京协和为什么走得这么远,走得相对比较好,我归纳起来就是有一个医学教育,这两个品牌都是同时1912年建立起来的,开办医院的时候是200张床,北京协和医院招生,到2010年正式落成,到23年第一期学员毕业毕业三名医生按照正好在这个时间美国医学教育掀起一个风暴,就是以小规模精英培养的模式得到北京医学教育的认可,所以协和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面,我觉得能走得这么好和这么稳定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特别好的医学教育,如果没有教育、没有后继有人的团队,我们走来的时候要不断在社会上招人,招人培训,协和医院从临床到临床教育,最后走出临床教育进入医生的实践阶段都是在一个一个背景下成长起来,在解放前,很多百年医院,或者是某一个好的学科,或者是某一个医院在解放之后,包括解放前的中央医学院,这些好多部门都是协和出来的医生,为什么他们可以坐到这个位置,就是因为有一系列的教育,不管以后我们走多远,不管新百年医院不断产生还是在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医院,不要说我没有进百年,协和医院也没有进百年,它是1921年发展的,我们的教育不管你现在走得多么好,一定要想到住院医生培养和医生的培养是不是在一个系统下,你的人才是否才临床医学到临床实验,如果把这条路彻底,你的人才就不会枯竭,大家说我可以引进和全球招聘最好的医生和科研人员来我医院工作,我不否认这是一个方法,但是这些科学家在融入这个群体的时候、文化的时候、氛围的时候还是有一个非常长的阶段要适应,所以我觉得协和之所以成功有它不可缺少的就是医学教育作为积淀。

  伍冀湘认为,来到这首先还是要祝贺武汉市中心医院建立135周年,我们作为百年老店说实在的,我觉得这不是资历,135年的历史、150年的历史这不是资历,在“互联网+”的时代,大家实际上在拥抱互联网,谈到“互联网+”我们在座各位院长,大家对“互联网+”谁都不会拒绝。我在这里讲两个小的故事:我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光盘,光盘最早的时候从录音带演变成光盘,是一个大海,因为我有到外面工作的机会,所以买了一个装光碟的机器,买了以后就放在家里不用了,就换成小光盘了。这说明科技的进步。我们都会照相,在我们脑海里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大家都记住柯达胶卷、富士胶卷,现在这些在我们生活中没有了,全部变成数码相机,互联网是一个时代,现在没有一家医院,再小的医院没有一家医院跟互联网是没有关系的,大家跟互联网都是割裂不开的。所以未来的互联网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我想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解释,我个人的解释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但是有一点医院看病,他是要接触病人的。不管医学和科学是什么样的关系,只要是医生给病人看病,他一定要和病人接触这一点是分不开的,一个是互联网一个平台,作为医生、医院、医学一种工具。但是如果说互联网想取代医院的实体,取代医生给病人看病个人我觉得不大可能。

  陈海啸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平台,是一个网络,会给医院和医生更多发挥自己的机会,至于说互联网要颠覆我们,我觉得我们拥抱它、欢迎它,但是要颠覆,可能还需要时间。今天医学和互联网结合过程中,这种情况非常多,去年2014年“互联网+医疗” 投资风暴不得了,一会多少美金,一会多少千万美金,2015年突然就往下滑了,钱很诱惑人,但是也是最最功利的,看你有希望投得比谁快,没希望撤得也快,医学是百年的学科,是为人类终极目标服务的,医学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因为各种科学,包括互联网技术,我们医学一定要开放,拥抱它,让它为我们服务,我们和它进行嫁接。

  黄勇认为大家都是百年医院,100多年以前这些机构不管是最早的诊所或者是先有医院后面大学,或者现有大学后有医学,大家今天发展走的路都还可以,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传承很重要,因为传承带来的是文化,事实上都有创新,构建都有创新,百年医院也有它的麻烦,传承的过程当中给了我们营养和底蕴,但是在创新过程中有时候也会是一种副作用,最难改变恰恰是运营比较好的机构,及时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今天是“互联网+”,我们遇到了“互联网+”,“互联网+”现在说信息技术,它可能现在带来的改变是我们这100多年来没有遇见过的,带来的改变范围和深度是过去100多年来没有遇见过,我个人认为是很重视的事情。如果现在遇见了“互联网+”,大家说拥抱“互联网+”,但是现在的真实情况,应该是说至少公立医院没太多,医生有一些行动,也有一些医生在行动,但是作为公立医院机构来说没有大的行动。

  游向东认为,我们除了培养医护人员还有翻译人员,我们把核心价值观为患者和服务至上,患者是病人,如果今天谈到“互联网+”,我认为让“互联网+医疗服务,这两点一定是回归原来的出发点,一是怎么样有利于医生。二是怎么样有利于病人。从这两点出发,如果是要方便医生和有利于病人,我觉得无论是怎么样的一种载体或者抓手,这都是应该去做的,现在我们思考做网络医院,目的在于地上有实体医院,天上有网络医院,网络医院是连接病人和医护人员和医院非常好的平台和抓手,更多是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比如说在互联网网络医院里面设想,除了有医生、护理、管理层以外,还有供应商包括医药平台,如果将来管理这些病人在家里附近的药店在那里拿药,就不需要到医院来,或者医院推送就近拿药,这就是“互联网+医疗服务”希望达到的目的和内容。

  龚志成认为,提到“互联网+”,这个事情我认为“互联网+”,“互联网+”在人大会议上李总理把它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在不去争论是定义好新一轮的“互联网+”,关键是在座每个医生和每个医院领导现在去抓自己的核心医疗技术,不管怎么样“互联网+”,我们医院自己强大怎么样都能做得好,大家在10年前、20年前修建五星级酒店七星级酒店,如果它的服务没有核心竞争力也很难生存下去。

  李文洲认为,当医院遇上“互联网+”,我们是医院+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医院,尽管两个词前后颠倒一下反映的关系,医院是配合这场“互联网+”是一个新时代革新的浪潮,我们是配合它、结合它,还是融合它,这要从医院管理者角度去思考,我觉得“互联网+”来到今天,最受欢迎在我们这个群体里面就是医生,为什么?因为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品牌,把医院院长打开了,医生从原来单位人变成自由人,这样医生是很高兴的,但是院长要思考这个问题。

  王一方认为,百年医院是崇尚老,崇尚品牌积淀,而互联网是一个因素,既要返本也要创新,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写了一本书说医患之间为什么有矛盾,最大的原因是陌生人的照顾,来到医院是陌生人,互联网医院就不是陌生人,我们在互联网上把医生的情况弄清楚了,病人的情况医生也可以提前去了解,从身心社灵金字塔角度来讲,将来灵魂挖掘、人性挖掘、医疗关系更高层次的挖掘,“互联网+”仅仅是第一步,今天推导院墙并不可怕,“互联网+机器人”,超级陆战队里面有一个大白,他可以看一万种病,很多医生感觉这种大白出来我们会失业,医学用CARE,医生在场改变治疗,医生如果不在场光靠机器人在场那是冷冰冰的,“互联网+”做S,S+C才是未来的医学方向,才把百年老店安慰灵魂,躯体干预整合起来,这样才是医院的本真,才回到的医院的本源。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