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医托利益链”催生租小孩生意

  

“医托利益链”催生租小孩生意
摄影/本报记者 郁骁

  当外地病患慕名到北京各大医院看病时,往往会碰到一些搭讪的陌生人,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医托”忽悠,被带往一些不知名的诊所就医,并付出高额的挂号和医药费。昨天上午,朝阳法院温榆河法庭审理了一起“医托”诈骗案件,“医托”们共骗取60余名被害人钱款29万余元。“医托”、“托头”、诊所和聘用医生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利用精心设计的陷阱共同分享病患钱财这块“蛋糕”。此外,当“医托”用欺骗手段骗取外地病患钱财时,还有一些人“另辟蹊径”,以向“医托”租借孩子的方式,从“医托”手里挣钱。昨天,共有15名被告当庭受审。

  案情

  60余人被骗取29万元

  昨天上午,朝阳法院温榆河法庭审理了一起“医托”诈骗案件。经查,被告人赵某等7人于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间,违反国家规定,承包位于望京的杏林仁海诊所中医科不同科室,雇用被告人医生吕某等4人,组织“医托”被告人黄某等7人(其中4人另案处理),在北医三院、儿童医院、同仁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各大医院附近,将主要是外地来京的病患骗往杏林仁海诊所,采取夸大医生身份和治疗效果、开具不明配方高价中药等方式,共骗取6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29万余元。被告人王某作为诊所财务,负责收取被害人钱款,为“医托”提成等工作。15名被告人中,4名医生被告年龄均偏大,外貌符合“老中医”的传统印象。

  15名被告人被指控犯有诈骗罪,检方建议处以1年3个月以下至2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等的处罚。面对诈骗罪的指控,15名犯罪嫌疑人均当庭认罪,但部分“医托”表示,自己的涉案金额并不高,有些受害者仅有口供和辨认记录,并未提供完整的病历、发票。多名“医托”辩护人认为,被害人获得的药品并无副作用,且诈骗金额应该扣除中草药成本。此案昨天并未当庭宣判。

  骗术

  受害人陷入精心设计陷阱

  据了解,“医托”们往往“埋伏”在各大医院附近的道路和地铁口周边,一些受害人还没有迈入正规医院,便陷入多名“医托”的重重“陷阱”之中。受害者之一的孙女士回忆,因患有耳鸣,她于2014年8月来北京看病,刚走出崇文门站地铁口,迎面便碰到一对主动搭讪的夫妻,孙女士全盘托出了自己的病情,“我也患有耳鸣。”夫妻中的女子接茬说,同仁医院很难挂号,自己的耳鸣被同仁医院“研究院”的廖大夫治好,现在前去复查,她建议孙女士跟随她前往“研究院”。孙女士轻信了这对夫妻的言语,紧跟其前往所谓的“研究院”,在同仁医院附近的一条胡同内,孙女士看到一扇铁门上挂有写着“同仁医院”的指示标,铁门边上一名男子告诉孙女士,廖医生当天并不在研究院,而是去往望京地区的杏林仁海诊所就诊。男子话音刚落,胡同内又出现一对夫妻,巧合的是,他们也自称找廖大夫复查。在多名陌生男女的连环“忽悠”下,孙女士决定去望京找廖大夫。

  在杏林仁海诊所,孙女士交纳了101元的挂号费,所谓的“廖大夫”为孙女士匆匆把了下脉,扫了几眼之前的病历,便草率地开出了三种中药,孙女士支付了药费3186元。

  纵深

  “医托”团伙从药费中抽成

  据被告“托头”赵某供述,诈骗得来的钱财中,74%的数额进入了“医托”团伙的口袋。赵某此前是一名“医托”,后来成为“托头”,即负责招揽一些老乡到北京,组织他们欺骗病患。成为“托头”后,赵某的“根据地”从正规医院门口转换为杏林仁海诊所,其在诊所内充当导医或医生助理的职务,“医托”带来病人后,赵某便带病人找相应的医生去看病。

  赵某称,他从病人药费中抽成74%,其中4%据为己有,剩下了的70%分配给属下的“医托”,他一个月获利大约1万元左右,手下十几名“医托”每人一个月可挣三四千元。这些“医托”没有基本工资,只挣药费的提成,如果病患来诊所只挂号不买药,“医托”就拿不到提成。病人交钱拿药后,赵某会从诊所会计手中拿到药费底单,并获得回扣,晚上再给手下结账。

  一名“医托”黄某说,他每天早上7点左右就到儿童医院等医院门口“蹲点”,专门挑外地病患,和病患搭讪取得信任后,便推荐病患前往杏林仁海诊所就医,病人拿着指路的纸条走后,黄某再给“托头”赵某打电话告知。每一名“医托”都相应配备一名固定的医生,他只推荐病患到一名医生处就诊。每“忽悠”一名病人,黄某便分得20到100元不等。另有“医托”在庭审时表示,往诊所送一个病人会得到200元提成。

  曝光

  聘用医生工资按天结算

  “医托”一方从病患药费中抽取七成左右后,剩下的数额归属诊所,而诊所还要向聘用的医生结算。昨天的15名被告中,4人为医生身份,他们均持有医生资格证书。被告吕某称,上世纪60年代她从医学院大专毕业,随后就职于北京某家三甲医院直至退休,拥有医师资格和执业证书。“作为老中医,想发挥一下余热”, 2014年7月,吕某经朋友介绍,来到杏林仁海诊所担任坐诊医生。每天接待一两个到三五个不等的病人,诊断方法就是翻阅病人病历,辅以望闻问切等一些简单的检查。药方基本都开中草药和一些中成药。吕某认为自己医术没有问题,药方也具有疗效。

  在工资结算方面,起初医疗负责人告诉她工资按月结算,后改为按天结算,每月收入3000到10000元不等。医院安排给她的助理会将她开出的药方拿到药房划价,每天下班前亲自给吕某结算100元到300元不等的工资。如果患者没有选择退药就结算300元,如果患者退药多的话,每天工资会相应减少。

  吕某就职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少患者自称被熟人介绍而来,专门找她看病。吕某感到诧异,并意识到该医院存在“医托”情况,但在诊所相关人员的挽留下,她选择留在医院继续给患者看病开药。

  披露

  租给“医托”小孩一次50元

  在“医托”团伙、诊所、医生这条主要利益链外,还出现了以租借小孩的方式挣取“医托”钱财的人。另案处理的邱某称,她此前也做过“医托”,后来被拘留一个月。2014年7月返京后,邱某又和“医托”们搭上了线,但其这次并非充当“医托”,而是将自己8岁的亲生女儿租借给“医托”,以此谋生。邱某供述,在儿童医院门口,不少“医托”需要伪装成带孩子看病的患者,这样才方便与其他患者搭讪套近乎。邱某每天早上7点左右便带着自己8岁的女儿来到儿童医院门口,把女儿租借给有需求的“医托”,每次收取50元费用,且要求“医托”先行支付。“医托”交钱后将孩子抱走,邱某则在附近旁观他们“忽悠”外地患者。  

  医托利益链条

  ▲一名医托或多名医托配合忽悠外地病患去小诊所看病,当病患在诊所买药后便分得药费提成,每名医托分得20到200元不等。有人向医托租出自己的小孩谋利,每租借一次收取医托50元费用。

  ▲医托组织者即“托头”自称抽取每一名病患药费七成左右,一部分占为己有,剩余分发给手下的十几名医托。“托头”月收入1万元左右。

  ▲剩余30%左右的药费归诊所负责人所有。

  ▲诊所会计每天向聘来的医生结算工资,每名医生根据所就诊病患支出的药费分成,一天多则300余元,少则100余元,月工资在3000至10000元左右。

2015-10-09 08:17:21浏览10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