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北京未现食用生鲜蜂蜜中毒现象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提示消费者,“不要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倡导消费者选择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的蜂蜜。”据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后发现,有毒蜜源植物生长在西北以及长江以南的深山里,北方地区人工饲养蜜蜂一般很难采集到。业内人士指出,“无加工、纯天然”的生鲜蜂蜜营养价值更高,不应完全被封杀。

  北京暂无食用蜂蜜中毒现象

  8月2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预防食用生鲜蜂蜜中毒的消费提示”,称近期个别地区发生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导致多人中毒死亡的情况,相关部门正在继续检测和调查生鲜蜂蜜中毒致死的原因。国家食药监总局提示:“蜂蜜为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由于蜜蜂的蜜源植物种类较多、生长环境复杂,可能导致蜂蜜中含有有毒物质。消费者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有发生中毒的风险,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北京地区没有蜂蜜中毒情况。这主要是一个消费预警,预防此类中毒事件发生。”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对北青报记者说。

  中毒原因仍在调查 蜜源有毒或为主因

  对于食用蜂蜜中毒原因,国家食药监部门表示仍在调查中。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食品科学与营养专家朱毅对北青报记者说:“普通蜂蜜一般不会出现有毒的情况,野蜂蜜的话,如果是蜜蜂采到了有毒蜜源植物,那就有可能。”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副站长吴忠高指出,有毒的蜜源植物在北方很少见,一般西南偏远深山里才会有,例如雷公藤等植物。他分析很多野生蜂蜜没经过消毒直接罐装,有微生物或细菌,也存在容易变质的问题。此外生鲜蜂蜜中毒还可能与存放蜂蜜的容器受到污染有关,“比如有的农村地区存储蜂蜜不太讲究,用一些工业类存储容器,导致蜂蜜受到污染,容易存在安全隐患”。“蜜蜂很聪明的,不会去采有异味的蜜源植物,如果采到有毒的,蜜蜂也会中毒死亡。”延庆的一位蜂农说,“我养了三十多年蜜蜂,没有出现过蜜蜂采到毒花蜜的情况。”

  蜂蜜加工是否损失营养 业内意见不一

  在网上搜索“蜂蜜”,就会出现大量含有“纯天然”、“无加工”字眼的链接。有了这些宣传词,生鲜蜂蜜一直不乏顾客。昌平区的一位蜂农张先生对北青报记者说:“像我们这种自家蜂场自销的蜂蜜,没有任何加工,都是从蜂箱里倒出来的。经过加工的成品蜂蜜会流失一些营养元素,而自家蜂蜜不存在这种情况。”

  据了解,北京地区的蜂蜜以洋槐蜜、枣花蜜和荆条蜜为主,在京城各大超市,货架上有各类蜂蜜品牌近十种。以洋槐蜜为例,每斤的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三四十元左右的占多数。北京市蜂业公司销售负责人李强介绍,未经加工的成熟蜂蜜营养成分更高,而市场上还有一部分浓缩型蜂蜜,属于厂家收购未成熟蜂蜜加工而成。对于此次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消费提示中“封杀”了生鲜蜂蜜,也引起业内人士不同反响。吴忠高表示,经过人工加工、加热、过滤的蜂蜜,部分营养成分会流失和损失,北京地区有一万多名蜂农,相对来说食用正规蜂农销售的生鲜蜂蜜是安全的。而中国农业大学的朱毅教授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现在的食品加工工艺水平较高,不会因为加工而流失太多营养。从风险考虑,建议消费者谨慎食用野蜂蜜。”

2015-08-28 08:55:00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