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学术会议

刘谦:传统医疗行业也能够拥抱移动医疗

举报/反馈
2015-06-17 13:24:08MedSci

  经过长时间的计划和筹备,由梅斯医学发起的2015移动医疗创新大赛(官网:http://medsci.cn/z/ydly0515/# )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中,主办方每天都会接到大量来自全国甚至国外参赛选手的咨询,火热程度可见一斑。作为大赛亮点之一,备受关注的评审团们也开始加入答疑解惑团队。此次接受采访的为医药作家,资深医药营销人士,移动医疗分析师刘谦。

12

采访现场 MedSci总编蔡晓峰(左)刘谦(右)

 

  MedSci:您原来是一位资深的医药营销专家,现在转型进入移动医疗领域,请问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您的转型?

  刘谦:我做医药营销二十年,经常感觉到医药营销实际上已经触碰到了医疗的边界,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在医药行业中去解决,所以我从去年就开始关注移动医疗的一些进展。我深深地感觉到,医疗体制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和挑战,移动医疗可能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利器。我个人觉得,移动医疗创业可能会比做医药营销有更多的乐趣,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所以从今年开始,我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移动医疗的创业中去。

  MedSci:您在一篇文章中,曾经把现在的移动医疗生态圈比喻成英雄大会,请问您对这个生态圈怎么看?

  刘谦:自从国家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全社会的人都开始关注互联网怎么跟自己所处的行业相结合。医疗是中国最大、最有发展潜力的一个行业,所以各路英雄加入"互联网+医疗"也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大家在医疗体系中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能够提出一个效率更高、客户体验更好的解决办法。所以,不管是做医药营销的、做医疗仪器的、做医院信息化的,或者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的企业、个人,只要跟医疗沾边的,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去寻找在医疗行业中的突破口。

  从去年开始,有大量项目进入移动医疗领域。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当然也有自己的不足。但是,这个群雄并起的局面,给移动医疗,乃至整个医疗行业带来了一股生气。所以,我们觉得,这个生态圈的构建,会给所有医疗行业的人士带来一股清新的风,会让大家体会到技术如何服务于医疗。

  MedSci:关于移动医疗,我们经常听到一种"颠覆医疗"的说法,您对这句话怎么看?或者说,移动医疗对于传统的医疗格局会有什么影响?

  刘谦:"颠覆"这个词比较激进,很多人会想象成造反,不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的一个词。其实,对"颠覆"的定义,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经常建议不要用"颠覆"这个词汇,更建议使用"重构",或者"融合"。因为现在并不存在某一种新的技术或者新的形态,能够推翻以前的或者现有的形态。我们不要用线性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现有的医疗体系中的成员,不管是医院、医生,还是医保,都能够主动拥抱和吸收移动互联网、智慧医疗的技术,自身蜕变成更有竞争力的医疗玩家。所以 我认为,不要太多提倡"颠覆",而要去拥抱这些变革。

  不管你是创业者,还是医生、医院,每一个人都需要去理解、尝试新的技术,不要被传统的思维、流程和规则所束缚,一切事情都要从最终的用户--也就是患者--的获益来考虑,来设计你的业务,不然的话,你就会被淘汰。

  我个人认为,创业者也好,医生、医院也好,都需要站在比较长远的角度,来设计自己的未来,而不是局限在现有的模式之下去做非常小的完善、提高、修改,因为这些并不是互联网医疗或者移动医疗真正的潜力所在。

  MedSci:那么对于传统医疗行业的人士来说,如果他们想要拥抱移动医疗,在传统医疗和移动医疗之间有哪些好的结合点呢?

  刘谦:谢谢你的问题。我们刚刚接触移动医疗的时候,很容易想到的是,能不能在手机上预约、挂号,或者支付,或者是医院在网络上开一个云平台。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反应,对现有的医疗体制、医疗服务也是一种帮助,这都没有错。但就像我刚才讲的,不管是医院还是医生,都有必要更深地了解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带来的影响,站在一个更长远、更高的角度去设计整个流程和服务,不要被现有的格局所局限。

  互联网医疗可以给医疗带来前所未有的感触,比如说,我们现有的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科室非常齐全,人员非常庞大,运行成本非常高;有了互联网医疗以后,我们就可以去设想,有哪些功能,在诊前、诊中、诊后的哪些环节,可以彻底从医院中剥离出去,用互联网的手段来实现。我们需要站在这个角度上去重构整个医疗服务,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这是我对医院和医生从事互联网医疗的建议。

  我对移动医疗创业者,尤其是草根创业者的建议是,首先要理解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本质不会因某个技术的出现而发生变化。拯救人的生命,让患者有更好的体验,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我们不可能简单地照搬互联网O2O 或者是电商的模式来做移动医疗,因为医疗有它的规律,有它的要求,我们在理解了医疗的要求之后,可以选择我们自己擅长的点,不管这个点有多小,只要它客观地存在,那么就可以通过技术把它做大。中国有14亿人,再小的一点,哪怕只覆盖千分之一的人群,也是很了不起的。

  MedSci:您曾经参加过多次移动医疗创业大赛,但您也曾经在文章中说过,市场和患者才是最权威的评审团,请问您认为在产品进入市场之前,参加这些大赛有些什么意义?

  刘谦:这两者其实是不矛盾的。我之所以认为最权威的评审团是市场和患者,而不是某些专家,是因为,移动医疗刚刚兴起,而整个中国的医改实际上也还刚刚起步,未来会怎么样,我们现在都无法预测。

  我们要把审判权交给患者,因为患者是整个医疗体系最终的受益者,也是最终的目标。我们现在不管做什么样的项目,最终能不能成功,能不能给患者带来利益,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我们在现在可能无法预测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后的市场会是什么样的状况。这就是我说的,我们可以找到最强大的专家评审团,最认真、尽责地进行评审,但是我们永远没有办法预测哪个项目才能真正地符合市场的需求,能给患者带来最大的利益。

  站在另一个角度,我非常支持,也非常感谢梅斯医学能够举行移动医疗创新大赛。这是因为,移动医疗刚刚兴起,还存在着非常多的迷茫和困惑:创业者往往有一些很大的局限,他们需要指导,需要有人给一些建议,才能够逐渐地走上正轨;医院和医生,需要更多地了解互联网技术,才能去设想怎样变革和提升自己;作为投资方,就更加有必要了解市场的状况,了解创业项目的未来。这就是梅斯医学举办这个大赛的价值。

  它可以把医、创、投三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给创业者一些非常可靠、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让他们少走弯路,这是第一个价值。第二个价值是能让医、创、投三方形成很好地交流,能够做到资源的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大赛,能够让这有着不同背景、不同动机的三方能够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达不成共识不要紧,一次两次之后我们就会越来越多地认识,也许会产生更加好的主意和想法。所以我非常鼓励和建议,像梅斯医学这样有远见的公司来举行这样的大赛,花时间、精力、财力来组织,让医、创、投三方能够坐在一起,非常热烈、真诚地交流。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