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饮食

一碗热汤的5大危机,这样喝最伤身

举报/反馈
2015-04-14 14:50:01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营养学会副会长  张永慧

  一碗好汤,营养易消化。美国营养学家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6万多名接受营养普查的人中,那些营养良好的,正是经常喝汤的人。但除非是自家简单熬制的汤,否则很可能带来一些伤害。

  温度危机:太烫伤食道

  有些汤需要一定的温度维持口感。比如生滚鱼片汤,一旦放凉,鱼肉就会略带腥味,趁热喝才最鲜美。但大部分的汤不建议过度追求“热”度。

  研究表明,常吃烫食的人,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等上消化道癌症的风险将会增高。因为口腔、食道等上消化道黏膜十分柔嫩,承受不了过高的温度,喝汤温度保持在60℃以下为最佳,超过则会对口腔和食管黏膜造成损伤。如果长期食用烫食,黏膜一直处在损伤阶段,就会诱发黏膜的癌前病变。

  喝汤时,感觉不烫且喝完后有微微出汗感为宜,有助于加速身体的代谢循环。儿童的黏膜更细嫩,汤的温度应该更低一些。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在夏天也不要喝冷汤,冷食会刺激脾胃、影响消化。喝前把汤稍微热一下,还可以起到消毒作用,防止夏天细菌的滋生。

  时间危机:熬久嘌呤高

  老汤更鲜美,特别是熬骨头汤时,有些人会煮上2~3小时,力求入味。其实,熬太久对口味的提升十分有限,但嘌呤含量却会增加,并因此增加痛风风险。

  建议控制好熬汤的时间,青菜与海鲜搭配的汤,熬制时间最好在半小时以内,肉汤和骨头汤,时间可适当延长。随着厨具工艺的精进,高压锅、砂锅等器皿不仅能提升汤的口感,还可以缩短时间,因此,使用这类锅熬汤时,最好不要超过1个半小时。

  调料危机:盐多升血压

  熬汤时加点盐不仅能提升口感,更能起到补充水分和盐分的作用,但放盐量一定要控制得当。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的建议是不超过6克,但我国居民目前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2倍以上,并可能因此导致了血压的上升,使脑卒中心脏病肾病风险增加。

  煲汤时除控制放盐量外,放盐时间也很重要,最好等汤快熬好时再放。

  速度危机:喝快损营养

  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其实并非如此。无论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更多的是源于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各有利弊。比如,饭前喝汤虽然能增强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但若喝得太多也会冲淡胃酸,影响食欲,特别是小孩,一旦营养摄入不均衡,就会对成长发育造成影响。

  饭前或饭后喝汤并不是最重要的,喝汤时应该控制的是速度和汤量,尽量放慢速度,每次一碗即可。研究显示,放慢自己的吃饭速度可以有效减少食物摄入量,因为饱腹感总是滞后于实际摄入量。喝汤也是如此,慢点喝有益于营养的均衡摄入。

  容器危机:树脂怕高温

  耐高温的树脂碗、仿瓷餐具等,由于轻便美观,不怕摔碰等优点,正在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然而用这类餐具盛热汤,却存在不小的健康隐患。比如美耐皿,由一种三聚氰胺和甲醛合成的树脂制成,具有美观耐用的特点。但中国台湾和泰国的研究都显示,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并不像宣传的那么稳定,当温度超过70℃时,就会有部分三聚氰胺溶于食物中,虽然溶出的三聚氰胺并未超标,但长期用这种碗喝汤,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影响。其他一些塑料器皿,在盛放热汤时也存在类似隐患。建议多用陶瓷餐具盛汤,煲汤时也尽量用砂锅等器皿,不仅健康,而且更加美味。

  在家熬汤时可以加点适合自己的“料”,调味并增加保健功效。根据身体状态的不同,加“料”也要有所区别:老人可咨询医生加入枸杞、当归等中药材作为滋补,但应少喝老汤,以免嘌呤和盐的摄入量过多;孩子喝的汤中则要少放枸杞、当归等滋补食材,建议多加肉和蔬菜,以均衡营养;健康成年人,以适量葱、姜调味最好。

  此外,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推荐春季选择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汤品,如山药、大枣、豆腐、莲藕等;夏季进补,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如鸭子冬瓜汤是夏季进补佳品;秋季喝一些水果汤,可以起到清肺的作用,如梨汤、百合汤等;冬季喝一些肉汤可以起到滋补的效果,如牛尾汤、羊肉萝卜汤等。

  另外要提醒的是,是药三分毒,用中草药煲汤应慎重。首先,要到有资质的正规药店购买药材;其次,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秘方”、“偏方”,避免误食有毒中草药。身体若有不适,一定先咨询医生,切不可擅加过多中药材。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