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疾病要闻

与埃博拉病毒面对面

举报/反馈
2015-02-03 09:01:22光明网

  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1月31日下午,室外温度32摄氏度。

  笔者“全副武装”进入中国援塞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有幸”与埃博拉病毒面对面!

  这是笔者平生第一次如此复杂地“更衣”:先换穿一次性内衣裤、袜子和鞋,戴上口罩、套上鞋套,再穿上白色连体防护服、戴上内层手套、穿上黑色软质长筒防水靴套。头部由连接腰间送风机的正压头罩完全包裹住,这也是安全防护的核心部件;次外层还要穿上用一种化纤材料制成的蓝色反穿服,最后戴上外层手套。

  这身行头套上之后,浑身上下便已没有一丝裸露,手腕、脚踝、腰部和脖子都用松紧带勒紧。尽管送风机呼呼启动,但是还没走出几步,笔者已是汗流浃背了。

  实验室主门关闭后,消毒剂的刺激气味瞬间冲进笔者鼻腔。一个接一个白色舱门依次关闭,笔者进入实验室最核心的检测舱室:这里非常狭小,面积不足3平方米。

  队员姜涛小心翼翼打开样本袋,将弗里敦西区各医院送来的临床病毒样本放进生物安全柜。他说:“样本内可能有采血用的针头,存放标本的玻璃试管也可能破碎,必须格外注意!”

  去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亚特兰大生物安全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对活炭疽菌灭活时,由于未能遵循正确操作程序,导致数十人疑接触致命的炭疽菌。

  抗击埃博拉,实验室就是战场,需要意志品质,更需要严谨细致。检测组副组长赵光宇介绍说,每天他都要把当天队员离开时脱在各舱室的衣服收集起来,放入高压锅进行高压消毒。“遵守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是确保打胜仗、零感染的不二法则。”

  此时,姜涛正在一组管子上标上编号。这是50ml离心管,里面存放着消毒溶液。编号代表着中国移动实验室接收样本的数量——截至30日已采集4183例,31日则从第4184号开始编号。

  半小时后,姜涛将双手伸进生物安全柜,开始整理送检样本。他小心地从包装袋中取出一份标本,和一支带有编号的离心管放在一起。赵光宇则在一旁仔细辨识和记录样本信息,并拍照记录。赵光宇说,每一份样本对应的实验室编号是唯一的,直接对应最终检测结果,相当于患者的“判决书”,绝不能弄混。

  40分钟后,两人把全部样本整理记录完毕,资料通过局域网传到指挥车,汇总上报。随后,他们把存放病毒样本的离心管放进一个方形铁盒里——这叫“水浴锅”,60摄氏度恒温加热1小时,以灭活埃博拉病毒。“水浴”结束后,提取核酸工作才正式开始。

  没多久,对讲机中发出来自指挥车的声音:“又新送来5份样本。”

  姜涛说,因为实验室面向多家医院,有些医院距离远,所以样本送来也有早晚,有时一天要接七八批,而等待检测结果的时间只有24小时,不能拖到第二天。“队员们加班到凌晨是常有的事。”

  以往,检测高致病性病毒有“三不”——“走不动”:只能在固定实验室里作业;“快不了”:检测一个样本至少需要一天时间;“检不出”:检测试剂都是用国外产品,结果很难掌控。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P3实验室已经远渡重洋,使用的试剂也是中国制造,4种试剂平行检测保证绝不出现误判。

  中国检测队自去年9月抵达弗里敦开展工作以来,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塞拉利昂卫生部组织的两次质量考核中,检测准确率均为100%。

  笔者离开实验室时,华灯初上。实验室里的工作还在继续……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