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没有真正的公立医院

举报/反馈
2015-01-19 09:16:31凤凰网

  近期,一则名为“新东方名师李睿医生教学生收红包”的视频在网络广泛的传播,曾任泌尿外科大夫的李睿,曾经登上多家考研机构的讲台,他在讲台上大谈“在医院中如何收红包和赚外快”。2014年的12月10日,国家卫计委指出,“医生李睿是行业的害群之马,有损于广大的医务人员的形象。”不过,也有网友吐槽说,李睿是“中国好声音”,或许他说出了看病贵的真相,只希望医疗痼疾,不要被道德指责所掩盖。

  2015年,深化医改已经步入了第六个年头,在基本的医疗保障实现了全民覆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的成果的同时,公立医院的改革,却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公益性被营利性削弱。对此,一些医卫组的政协委员在2014年的两会上,就多次呼的吁政府要增加卫生事业的投入,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然而全国政协常委黄洁夫在两会的媒体开放日,却开出了“药方”强调:改革的关键,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的改制改性。

  对此,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杰夫表示,所有的医院,包括私立医院或公立医院,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具有公益性。

  以下为凤凰卫视《问答神州》之黄洁夫实录:

  吴小莉:您特别强调希望社会的资本资源能够进入,可以举例跟我们说明吗?

  黄洁夫:我觉得是这样,所有的医院,包括私立医院或公立医院,不管你是哪个国家。

  吴小莉:都有公益性?

  黄洁夫:都有公益性,不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才有的,所有的国家都是一样的,所以要回归公益性,医院和医生,他是不能跟经济上直接挂钩的,说你要说盈利,要不断的把它的利益最大化,那就不叫医院。严格的说,我们现在国家的,没有一家真正的公立医院。

  黄洁夫:我刚才讲的高雄的长庚医院,是最好的公益性医院,我去了很感动,所有的肝癌的病人,他都是有一个人全部的跟踪,他的哪一期,在化疗,在放疗,在手术,现在在什么情况了,所以老百姓他到长庚医院的话,他首先就找这个部门,由这个部门介绍到不同的专家,不同的部门去进行治疗,所以它特别完善,特别人性,特别科学。

  吴小莉:因为它要服务好,它要口碑。

  黄洁夫:它要服务好,它不好服务,我不找你长庚医院,而中国就没有这些事情,它所有的医院都是病人太多了,我根本不愁这个事情,所以我想我们要真正的办成医改的,我们必须用好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同时也用好政府的有形的手,这个我们的医改才能成功。可是我们现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间,有一种想法,就是说这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作用,不适用于医改,是吧,你听到这个言论了吧,所以如果在这种精神的桎梏下面,我们医改很难迈开步的,因为国家这几年在医改的投入是很大的,可是国家的财政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我们把医疗服务,全部是作为一种免费的,全部是把这个需求全部释放出来,这个是个无底洞,是匹脱缰的野马,因为每个人都想长寿,都想活得超过100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稍微有一点病痛,得到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医疗,最好的药物,最好的设备,我想这个是人们的追求,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制度,把政府这个有形的手,能够界定好,哪些是能够政府能够承担的,哪些是应该叫社会去做的,如果这个地方处理不好,那医改总是个很难的事情。

  吴小莉:您应该听过一句话,就是全国人民上协和,不到协和心不死?

  黄洁夫:对,所以这个就是很悲哀的一个问题,我们走向市场经济了以后,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用计划经济的方法,所以就变成了,现在是很多打不开的结。所以我讲医改中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充分的发挥900万医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是做医改的设计者,推动者,执行者,这个医改才能成功,如果我们把医改的医护人员,放在不是作为主力军,而是作为改革的对象,那这个医改就很难成功。

  同时我们现在这公立医院处于一个什么情况呢,很多科室、人员是重重叠叠的,像我在协和医院,其实我们很多这个科室中间,教授、副教授基本上把科室占满了,其他的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其实应该是住院医生最多,然后是主治医生,然后是副教授,然后是一个教授,这是一个正常的体制,那我们现在不是。

  吴小莉:因为是公立医院给予的这种单位或者是保障最高,所以这些高级人才都愿意集中?

  黄洁夫:集中,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多点执业也好,把医生变成这个,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也好,都是一些纸上谈兵。人员病了呢,都是往高级的医院,大的医院流动,那这样的话,就变成大医院就是门庭若市,下面的基层医院是门可。

  吴小莉:门可罗雀。

  黄洁夫:门可罗雀。这个中间涉及到很多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的医疗卫生改革,不但是经济学,更多是人才,医生要往哪儿去,这个医学教育是一个连贯性的,可是我们现在是脱节的,我讲个很好笑的事情吧,全科医师,现在我们老是说多培养全科医师,要办全科医学院,我想是很好的笑话,医学院它从来就是全科的,就包括我做学生的时候,就是全科,然后是毕业后。

  吴小莉:分科。

  黄洁夫:再分科,再走向专科医生或全科医生,全科医师香港叫做family physician(家庭医师)。

  吴小莉:家庭医师。

  黄洁夫:它是专科的一种,他也是专家,可是我们现在大陆的是说了,全科医生就是在社区,是小医生,不是专家,就是比专科医生要低一个层次,它这个是完全误区,同时我们国家想花很多钱去办全科医学院,这不是挺好笑嘛,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是把钱放到这个毕业后的教育,让他很自然的变成一个专科医生,或者是全科医生,可是我们现在没有,没有这样的体制,继续教育就更加不用说了,其实我们医学是个很特殊的学科,就是每五年我们的学科知识要更新一次,所以继续教育特别重要,我们的药,设备,我们这个医学的发展,都不断的更新,可是我们都没有很好的一个体制去理顺它,天天都在集中在,这个钱怎么去分配,其实这个很大的一个误区在这。

  黄洁夫说自己对医改的呼吁,是以一名“老医生”的身份所发出的肺腑之言。黄洁夫从事医生职业46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陆第二次肝脏移植高潮中,他是公认的推动者和学科带头人。而今69岁的他,仍然站在北京协和医院肝脏移植手术台的第一线。

  吴小莉:撇开您今天的这个位置,而是您是一个专业的医生,非常有名望的一位医生,现在有个民营的医院想要邀请您,什么样的条件会真的打动您?

  黄洁夫:在现在这个阶段,我想没有任何一家民营医院,能够吸引到我去做这个事情。

  吴小莉:那您觉得它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能够吸引到您?

  黄洁夫:它这个医院必须得,把这个救人,救死扶伤作为我的崇高的职业,而不是为了这个经济,也不是为了权力,去做这件工作,我想这个是基本的一个医生的,也是一个医院的基本的底线,如果没有这个底线,这个医院就很难是个好医院。

  吴小莉:真的好的民营医院,它本身要先是救死扶伤,先是有这种公益性,然后它自然会盈利。

  黄洁夫:自然会盈利,就像长庚医院一样,是吧,像王永庆先生他做的一样,他开始,他从来没想到要去盈利,他只想把我赚到的钱再用到社会,他以为是慈善一样的,谁知他办这个医院以后,赚钱了,所以他不断的把这个长庚集团扩大,长庚医院的体系越来越大,包括医学院也是。

  吴小莉:但是长庚现在厦门也有,你觉得它办得成功吗?

  黄洁夫:不成功。

  吴小莉:为什么呢?

  黄洁夫:我们大陆从来没有产生过,适合长庚医院这样的理念,生长的土壤,没有给它这样的落地的政策,这个是必须有个好的环境,所以我们从来没有给它有这么一个环境,没有给它阳光,没有给它雨露,它是没办法发展起来的,它是进到一个特别难堪的境地,我想。

  黄洁夫:有时候我们的器官是浪费掉的,我们没有合适的组织配型。

  主持人:2014年的12月19日,黄洁夫应邀参访高雄长庚医院时发表演说,提到了建立两岸器官移植合作平台,使台湾的病人不必再到大陆做器官移植,而且期盼是最快在2015年大陆的器官就能够合法的输台,让台湾患者可以在台湾移植器官。这番讲话,在两岸都引发了一些议论,疑问集中在中国大陆现阶段的器官供需比是1比30,又有什么能力将器官提供给台湾。

  网友问答

  记者:网友问到了说,中国内地的现在人体器官捐赠率是世界最低的。请问您为什么还要协助台湾开展器官移植的器官捐赠,那您这个提议的出发点是如何考虑的?

  黄洁夫:我想这个网友他提了个很好的问题,自从我们2010年启动以后,进行了试点,然后在2014年,就是在今年全面推开(公民自愿捐献),那中国大陆现在是亚洲国家器官捐献率最高的,我们比台湾高多了。

  吴小莉:你刚刚从台北,台湾回来,特别提到说中国内地的器官最快明年(2015年)可以输到台湾,为什么有明年这个概念?

  黄洁夫:我的好朋友是陈肇隆,是台湾高雄长庚医院的院长,也是我们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我们就在中间议论,两岸的交流的合作应该上到一个人文的高度,就不要单是经济的利益,更多的是要两岸一家亲,血浓于水,最能体现这个精神的,就是器官捐献。因为器官捐献是在危急的情况下,像台湾高雄长庚医院,去年它的大爱捐献,它只有8例,它有88例是亲体移植,亲体移植是个风险很大的手术,就是说一个亲人切半个肝,也是违背了我们医学上的叫no harm(无伤害),首先你是harm(伤害),所以这个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有大爱捐献,为什么要去做亲体捐献呢?如果是在紧急的情况下,如果有个病人是得急性肝功能衰竭,他拿不到合适的,如果我们两岸能够,最少我们在高雄跟北京吧,我们之间能够有个共享的网络,那我们就可以就说,把器官运到台湾去,台湾器官也可以,是双向的,那实际是在两岸峰会的时候,已经是在我们的倡议书中,说到明年在南京的峰会,我们要把它作为一个议题。

  吴小莉:这很像是两岸之间的骨髓捐赠一样?

  黄洁夫:对。

  吴小莉:因为资料库越大越容易配对成功。

  黄洁夫:所以有时候我们的器官是浪费掉的,因为为什么,我们没有合适的组织配型,不是说受体是老是在等着的,实际上是它是很多医学上的,就是说就像骨髓捐赠一样,其实是一个样的道理

  中国器官移植曾经长期在灰色地带徘徊,直到2007年的春天,《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颁布,开始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2013年,国家卫计委试行部门法规《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着力搭建公开透明的器官移植与分配体系。但是时至今日,中国大陆还缺少一部专门的移植器官法律。

  吴小莉:您曾经提到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要尽快的修法,你觉得需要修改的地方在哪里?

  黄洁夫:我们有过器官移植条例是2007年国务院法制办颁发的一个条例,它不是法,不是law(法),它是个regulation(规章)。我们将在几年之内要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器官移植大国。

  吴小莉:超越美国。

  黄洁夫:超越美国,有充分的信心一定会做到这一点的。在这样的一个服务量,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面,我们必须得有一个law,去指导我们的器官移植的实践。要把这个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红十字会,它们的作用、它们的职责、它们的权限要界定清楚,同时呢,必须得很好的把这个涉及到器官移植的有关的伦理学的标准,或机构,或执法的单位都得明确,那这样我们才变成有法可依。就譬如说吧,红十字会在捐献中间的作用,它在获取和分配中间的见证作用,以至于捐献后的人道主义救助方面,红十字会都应该有法律的明确,它应该担负的作用。这样的话,我们这个法规才是可持续的,才是有法可依,可是这些我们都没有完善。

  记者:但是就像很多人在疑问的一点,就是中国的器官捐献的比例,跟器官需求的这种缺口非常巨大,所以这种利益链还是存在的,会不会新的法律开始之后,大家还会惯性地回到原来更容易取得的这个轨道上去?

  嘉宾:我想这个是不可逆的,为什么?现在我们的法制的环境是不允许的,既然我想我能够在OPO(中国医院协会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会议上宣布这个,一定不是我个人的声音,因为这个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工作,不是一个医生能决定的,这个必须政府,one hundred percent behind(百分之百支持),对吗?如果没有我们的司法体系的支持,没有中央的领导的支持,我能说这样的话吗?所以我相信我们这个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精神,一定能够得到贯彻落实,我也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一步一步的去实现,那这个是前提,它想再回到原来,我想是不可能的。

  黄洁夫:一见面就先签一个拒收红包,我说得不好听,有辱斯文。

  主持人:1963年,原本一心想成为工程师的黄洁夫,郑重地在高考的志愿栏中填写了广州中山医学院。这一人生道路的转变是源于父亲的遗愿。在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黄洁夫的父亲患急性肝炎过世,临终时告诫他说,医生能够救人一命,是最崇高的职业。从此义无返顾的踏入医学殿堂的黄洁夫说,他开始践行着宣读《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时候的纯洁与神圣,以此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吴小莉:我知道您在中医科大的时候,做校长的时候,人家就称为您是一个能够改革派的悍将,打破了干部的制度,人家说您是在体制内的敢言派。

  黄洁夫:对。

  吴小莉:是一直性格上都是这样子?

  黄洁夫:小莉我这个不知道怎么说,大家都觉得,我特别是,特别敢讲话,实际上我是很有底线,我讲话都是挺有道理的,我不是乱讲,我讲的话都是凭着一个医生的良知,而且凭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首先我是觉得尊崇几个原则吧,一个是我是热爱这个国家的,我是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的,同时还有一点,最基本的,我觉得就是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医生嘛,特别是外科医生,你是肝癌就是肝癌,是阑尾炎就是阑尾炎,你这个是把肚子一切开,谁也骗不了人的,所以你必须得实事求是,面对这件事情,所以这样外科医生吧,都养成一个习惯,就是说我认为是什么,我一定得把我的意见讲出来,可能我说得不一定是全对,可能我也会错,错我就认错,因为最后是为了病人嘛,所以我现在讲话的所有的事情,我做的事情,都是我认为是对的,我再去讲,我再去做。

  吴小莉:对,而且你很会动手术刀,这个东西有问题,不论是牵扯到多少利益,比如说干部终身制,你觉得这不合理就给它切了。

  黄洁夫:对。

  李睿上课:人都收红包,你凭啥不收啊,是吧?患者对你表示感谢,“新年快乐”嘛, 是吧,那就怕你吧没有这种灰色收入,如果医生没有这种灰色收入,那就完蛋了。

  一边是重重禁令,一边是收送红包屡禁不绝。2014年,国家卫计委再发要求,5月1日起,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患者住院24小时之内,须由经治医师和患者沟通,签下不收、不送红包协议。对此,有人叫好,有人摇头。2014年全国两会上,黄洁夫被记者问及对于此事的意见,他当即表示,“如果让我签字,我就不会签字。”

  黄洁夫:当时记者一问,媒体一问,就是黄部长你是怎么考虑这个现在要求?我觉得挺好笑,为什么,就是说医生这个职业,它从进医学院的第一天,它就是把不追求经济利益,不索取病人的利益,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同时医学科学是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很温暖的一个职业,你把它变成一个冷冰冰的,契约关系,一见面就先签一个拒收红包,我说得不好听,这叫有辱斯文,就对这个一个这么崇高的职业,天天要做这种对你的这个很不尊重的一件事情,这能做吗?所以我一讲,当时也是有很多人担心,这个上面的领导一定对你有意见,我说他有意见,我是讲心里话,我觉得看现在这个措施,不是简单的契约关系,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能够解决红包问题,就我讲的那医患关系也好,红包现象也好,是我们整个社会现象中间的一个,综合性社会现象的一个表现。

  吴小莉:就是您觉得看到问题您就应该要处理,当时压力也是很大的?

  黄洁夫:不是,小莉你可能不知道我的性格,我是一个底线,我是医生,就是我退到步,就是说你不能接受我,我最少我还是个医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人老说嘛,无欲则刚。

  吴小莉:Nothing can lose(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黄洁夫:就是,没有什么关系。

  吴小莉:您从最基层,一路干到了今天这个位子,一直从事着您非常热爱的工作,现在又看到了中国的器官移植的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一个阶段,您对于中国的这个器官移植的事业最大的愿望又是什么?

  黄洁夫:我觉得是特别幸运,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个时代给我们这种机遇吧,也是时代给我们这种责任,就是珍惜这个机会,做好这个事情,同时也要时时刻刻要知足,要感恩。

  吴小莉:谢谢部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