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王女士最近很矛盾。按理说,婆婆来帮忙带孩子是好事,可给孩子喂饭时她总爱随手拿自己的碗筷,特别是最近婆婆还有点感冒,王女士很担心这会把孩子传染上。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梁连春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王女士的担心有一定道理,有些疾病可借助碗筷传播。
从医学角度来说,疾病传染需要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可能因混用碗筷传染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其感染途径主要是口口和粪口传播,且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即家人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会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有幽门螺杆菌,在不分餐的情况下,筷子就很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
甲肝、戊肝。很多人对肝炎避之不及,事实上,不同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不同的。比如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其唾液中的乙肝病毒一般很少,不具备传染性,所以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桌吃饭,无需过度紧张。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其病毒易在空气中传播,因此长期和这些人共用杯子、碗筷等,病毒有可能通过唾液等,传染到健康人的身上。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其传播途径多为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6岁以下孩子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所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更易因共用碗筷等受到病毒交叉感染。因此,家里如果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家长应注重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多开窗通风,在幼儿园时应尽量专碗专用,防止儿童间相互传染。
伤寒病。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也以“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有些病情痊愈的患者,因体内病毒未排清,仍具有传染性。饮食卫生状况差,水源受污染等情况都有可能传播该病,因此,伤寒病患者的生活用品应尽量与家人分开使用。
梁连春指出,重视个人卫生的行为值得肯定,但生活中,疾病传染的可能途径有很多,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混用碗筷。只要平时注意对餐具进行消毒,定期将碗盘、筷子、筷子筒等放入沸水中蒸煮3~5分钟,就能起到不错的杀菌、防传染效果。饭前用热水烫碗筷的做法,则杀菌效果有限。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全科
河南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河南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全科
三级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汤原县铁路街14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二段8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大连市沙河口区兴工街长江路885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郑州市桐柏路195号
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福州市仓山上渡李厝路66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菏泽市曹州路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