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赵德伟:重视数字化建设为可创新医院管理

举报/反馈
2014-11-24 00:27:1839健康网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近年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逐步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医疗、护理及医院管理的各个领域,2014年成为全国第四家通过HIMSS 6级的医院。院长赵德伟在第八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指出,通过开发应用农村远程医疗援助系统、健康管理平台、流动急救应急抢救系统等,实现了医院院内医疗数字化、区域医疗数字化、远程急救医疗数字化管理模式,医院这些创新管理还取得了初步成效。

500x333_赵德伟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赵德伟谈物联网技术

  院内应用物联网技术

  极大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从2007年起,就着眼于数字化建设,实现了无线移动医疗系统EDA、床边医疗信息服务系统、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手机短信提醒、检验结果网上查询。

  1.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于医疗、护理及医院管理

  通过条码和IRFID标识,识别患者身份和生命体征的自动采集;实时采集监控生命体征,全过程统一电子病历管理,医嘱执行监控、管理,护理评估记录管理,护理流程规范指导,实现有效的医护流程;药品流通环节全过程监控,使用过程双重比对,提醒使用禁忌和过敏,保证药物的使用安全;手术前通过病人电子标识,移动终端实时调阅电子病历,确认正确的手术及部位;每个手术器件通过条码、RFID和移动计算技术管理,降低院内感染;

  在医生站,医生可随时随地获取、传送有关信息,进行语音传呼、实时会诊和手术安排;护士站中,EDA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可实时获取各类信息,核对最新医嘱变化;依托物联网基础架构,推出可视化的医疗设备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医院人员及资产定位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益;根据医务人员级别分别授权,药品管理车实行专人保管,确保安全。

  2.以电子病历为轴线,贯穿数字化医院建设核心。

  医院完善了电子病历管理,实现了电子病历集成视图,建立了病人主索引,融合了生命体征、药物和诊疗医嘱、检查、检验、医学影像等各类信息。

  赵德伟指出,通过电子病历对医疗质量的监测,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满足循证原则的医疗救治经验,同时将JCI监测指标、卫生部监测指标以及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法规、制度贯彻到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中,成为管理部门对医护人员绩效考评的重要手段,对医疗质量、医疗缺陷管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建设区域医疗数字化

  优质医疗服务辐射社区及偏远地区

  从2008年起,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研发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GPS生命救助、远程医疗援助系统;还与全市530家门诊和社区医院建立了医疗检验协作关系,开展了以提供临床检验和大型检查为主要项目的医疗协作,理化检验中心已投入使用;2012年,医院在原有数字化建设基础上,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中华医学会社区健康管理指导中心、社区健康管理实验基地。

  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搭建了医院智慧医疗管理服务平台,开启区域智慧医疗新型服务模式。平台上可指导社区进行院前急救,提供家庭健康咨询、家庭健康服务、农村及社区医疗服务。

  利用上述这些平台,医院在全国各地针对偏远地区居民的股骨头筛查、妇幼保健、慢性病治疗以及疾病控制等进行指导,实现了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信息共享;建设了一套覆盖全县5家乡镇卫生院和4家村级诊所的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并为10余万名长海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2012年医院还与西班牙公司合作研发的国内第一台具有世界级水准的集手术、监护、远程医疗等功能为一体的远程医疗手术车正式投入使用,相当于一所小型的“移动医院”,对偏远农村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及时救治,使得优质医疗服务不仅仅停留在院内,还辐射至偏远地区。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