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国家发改委预测:医药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举报/反馈
2008-05-23 10:02:00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行业监管政策带来的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医药行业发展前景看好。

  产销继续较快增长

  对今年医药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预测,2008年医药行业生产、销售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产销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水平。其主要依据:

  一是国际市场,原料药及中间体的贸易需求仍将稳定增长。国内市场方面,2008年起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预防的疾病达到15种。二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7年已在全国79个城市开始试点,并出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参考目录》,2008年将扩大50%的城市,并出台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配置》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补助标准将不低于40元。三是“新农合”目前参保人群7.3亿人,2007年当年筹集基金428.3亿元。2008年将实现全国农村全覆盖,人均筹资水平也将从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和财政补助标准将分别从现行的20元提高到40元。四是随着财政等投入的增加,社区医疗和农村市场医药消费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步显现,国内医药市场将进一步扩容。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表示,近两年医药行业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阵痛后,医药市场开始复苏,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医改等相关政策将陆续出台,医药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他同时又表示,医药行业要保持一定速度的稳步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一些医药企业则认为,医药行业发展这些年经历了几起几落,各种利益博弈的结果是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目前影响医药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实现良性发展,首先是期待政策的成熟,其次是企业的成熟,然后是医药市场的成熟。

  实施新标效益回升

  2008年,新版《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和《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实施,主管部门在巩固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成果的同时将大力加强对化学原料药和出口药品的监管,加快实施提高国家药品标准行动计划,对2000个品种的药品质量标准进行修订。

  业内专家分析,上述工作的开展,长期来看有助于规范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各环节的运作,推动企业的优胜劣汰和技术升级换代,使产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但短期内可能影响行业的盈利能力,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料药国际市场周期性波动和国内市场同产品竞争激烈等因素,预计2008年医药行业效益将稳中有升。

  淘汰落后步伐加快

  在2007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6066家工业污染源重点监控企业中,医药企业占117家,以发酵类原料药生产企业居多。专家介绍,部分企业因环保问题停产,市场供应趋紧,受此影响2007年以来青霉素工业盐、维生素等以粮食为原料的发酵类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据统计,青霉素工业盐和维生素C出口平均单价同比分别增长87.1%和42.5%。为提高“三废”治理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清洁生产,《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预计将在2008年出台并实施,随着环保门槛提高,相当一批污染严重、治理不力的企业将面临停产、关闭。

  “输血”“造血”两相结合

  业内专家认为,为了达到今年预定的增长目标,要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即国家政策引导,企业依靠科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业内专家对今年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第一,加快新医改方案制定出台。为达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建立一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的目标,应加快医药体制改革政策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试点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推广,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在定价、采购、税收等相关政策上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临床供应;实施药品通用名处方制度;完善药品定价管理制度;加快医药“分开核算、分开管理”的进程,逐步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我国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

  第二,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积极制定有利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从仿制为主向仿创结合,逐步走向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第三,进一步挖潜降耗。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和工艺改进,重视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同时,进一步挖潜降耗,节约水、电、粮等基础资源,节约化工原料,以消化成本上涨因素,提高经济效益。

  针对国内医药产业发展所处阶段,从国内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产品、技术需求出发,大力发展、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平台,攻克一批制约我国医药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下游深加工产品领域延伸发展的关键性工艺技术,以及绿色清洁生产、污染治理技术、循环经济等共性技术。

  第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和开拓社区及农村医药市场,逐步解决群众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进一步深挖和拓展国内药品市场。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国外市场需求,建立医药产品出口信息平台,加强医药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指导医药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注册和相关认证。

(责任编辑:黄彬)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