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按年龄段体检建议图网上走红 专家:基本靠谱

举报/反馈
2014-09-29 09:54:46环球网健康

  9月份由于新人入职和入学,各大医疗机构迎来体检高峰。日前一张分年龄段体检的建议图在网上走红,该建议图明确标出在20~65岁期间,各年龄段应该重点检查的项目。专家表示,这些体检项目基本靠谱。

  20岁防传染

  20来岁是身体各项功能包括抵抗力的最佳时期,是不是就不用注意体检了呢?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医师黄晶否认了这种说法。

  “出生的时候会注射多种疫苗,这些常规疫苗大多并非终身免疫。到了20多岁,人体内抗体很可能已经低于正常防御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补种疫苗,身体就会处于无保护的危险状态。”黄晶说。

  此外,20多岁的年轻人刚毕业走上社会,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几率就增加,再加上年轻人处于性活跃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种传染病的机会也就大了。

  建议20多岁的年轻人体检时,要注意传染病的筛查,比如肝功五项和血常规,还要注重胸部X光的检查,因为肺结核在年轻人中也很多见。及时发现危险信号,把疾病及时扼杀。

  30岁查血糖

  30岁就关注血糖是不是有点早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袁尚华指出,现在人相比从前普遍“吃得多、动得少”,加上忙于事业,应酬多,压力大,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普遍提前,人在30几岁发病也不在少数,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检出率很高。

  “我们建议30岁以上的人群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检查,而且不仅限于查一次空腹血糖,”袁尚华指出,因为50%左右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不一定升高,但餐后血糖会明显升高。大部分年轻人体检是跟随单位团体体检,空腹时测血糖没问题,但餐后血糖却很高。所以应该同时查一次餐后血糖,或做一次糖耐量试验。有条件的人也可以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更加准确。

  40岁关爱心脏

  “以前人们认为到了五六十岁再关注心脏健康也来得及,现在40岁开始关注心脏也不早。”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宏涛表示,40岁的人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无论是工作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都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

  “虽然我们说40岁的人是青壮年,心脏功能理应处于巅峰状态,但现在心脑血管病年轻化,40来岁的人英年早逝早已不是新闻。”孙宏涛指出,如果心脏问题不能早发现早诊治,突然出现急性心梗、冠心病时,其猝死率反而比习惯了防范未然的老年人更高。

  人在四五十岁时,心脏和血管都会有一个明显的老化,弹性大不如前,特别是对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定期检查很有必要。建议该年龄段人群每年定期检查心血管健康,记好血脂、血压等指标。

  50岁护好骨和肠

  “到了50岁,女性一般刚刚绝经,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钙流失增加,因此患骨质疏松的女性要远远多于男性。”湖北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陶海鹰指出,50岁的人,如果出现浑身疼痛、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患有骨质疏松症了。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出现骨质疏松,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除了骨骼,50岁的人还应关注肠道健康。在做肠道体检时,要更加注意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病变,防止这些小的病变发展成肿瘤。袁尚华建议,普通人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常规检查,每两到三年做一次肠镜和胃镜检查;而有既往病史等的高风险人群,则应该每年都进行一次胃镜和肠镜检查。

  60岁以上全面查

  60岁是老年生活的开始,袁尚华表示,这个年龄的老人,应该展开全面体检,而不再是有所侧重的检查。

  “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肾损害、甲状腺慢性疾病等大病的检查,老年人还应该注意听力和眼底病变的预防。”袁尚华指出,老年人易发的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如果早期发现,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和治疗。

  另外,老人由于血管老化脆弱,出现暴聋、暴盲的情况也很多见,多与耳和眼的供血血管突然栓塞有关。但是再精密的仪器也难以检测到某些极细小血管的情况。因此袁尚华建议老人在进行常规西医体检的同时,也应同时进行“防患未然”的中医体检,中医认为这是体质偏颇、经络瘀滞所致。“上医治未病”,通过中医体检发现体质及经络异常情况,进行调理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袁尚华副主任医师体检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