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什么说iWatch有可能被高估了?

  据相关消息显示,苹果极有可能于9月9日的发布会上带来传闻已久的iWatch。事实上,评论界和行业对于iWatch的期待已经超出预期,也导致iWatch的传闻和曝光几近失控。

  很大程度上,市场调研公司对此现象有很大的推动作用:IDC预测2014年可穿戴设备销量将达1920万台,是去年3倍以上。这还是十分保守的预测,摩根士丹利则认为苹果在iWatch上市第一年就卖出6000万台。另外,几乎所有的媒体、分析师都将iWatch看作是“革命性”的产品,尤其是在iPhone和HealthKit软件的帮助下,会在个人健康领域取得极大的成绩。

  iWatch备受关注的一大卖点就是健康及医疗监测及数据分享功能,据报道称,苹果专门聘请了睡眠研究专家、收购了医疗传感器公司并游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试图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个人健康平台。考虑到其巨大的影响力,iWatch的潜力显然是巨大的。

  但是,也许人们都高估了iWatch。抛开智能手表的通知功能等元素不谈,即便苹果希望通过个人健康监控来实现iWatch的差异化,也需要面临很多挑战,以下是主要三点:

  1. 数据尚不具可用性

  iWatch可能具备的一个最大吸引力就是能够监测用户身体数据并分享给医疗机构,这也是HealthKit平台的愿景。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地区的部分诊所、医院已经宣布将支持HealthKit,意味着未来医生可以在就诊时直接了解到用户的基本身体数据、心率、血糖水平甚至是慢性病史。

  但问题是,HealthKit平台的覆盖将决定iWatch数据的可用性。显然,即便是在美国本土,让主流的公立、私立医院都支持HealthKit数据,将是一项非常庞大计划,需要十分繁杂的工作。如果想推广至全球其他地区,显然也不是区区几年就可以实现的。那么,如果这项功能无法普及,那么iWatch的最大卖点就会变成鸡肋,因为即使你拿着iWatch和HealthKit收集的数据去看医生,医生依然不会参考。在这段时间呢,iWatch就会像Jawbone等运动腕带一样,沦为一款简单的计步或是睡眠监测装置。

  2. 关键技术可能还不存在

  此前最轰动的iWatch传闻是,苹果开发人员设计了一种“倾听”血液流动的心率监测技术,来预测心脏病突发。如果属实,这将是一项造福于人类的发明。

  但是,我们不妨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世界上众多500强级别的医疗设备公司,没有开发出这种技术,而是让一个手机、电脑制造商抢了先?另外,这项功能显然需要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核,才有可能推出,所以如果iWatch具备什么重大的创新生物医学功能,早就会在互联网上被曝光了。

  简而言之,人们对iWatch的期望太高、也把苹果想得过于神奇了。一款小小的智能手表,很难变成一个携带式的全能医疗设备。同样,另一个假想的“杀手锏”是iWatch可以使用非侵入式的形式来测量血糖水平,但显然目前也没有任何实际性的证据和泄露组件可以证明。相关人士表示,虽然苹果在近期招聘了很多顶级生物医学员工,但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发出医疗领域的突破性技术。

  3. 消费者已经厌倦了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似乎一直是科技分析师和媒体关注的热点,但是,你是否真的发现它们在普通人群中流行起来呢?显然还没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最受欢迎的可穿戴设备以运动手环为主,它们简单易用、价格也不算昂贵,虽然数据监测准确性无法保障,但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同时,市场研究也证明,消费者一旦使用了一种品牌的运动监测设备,便不愿再去更换。

  也有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可穿戴设备更多是一种新奇的流行时尚,但不具备持久性,几乎三分之一的用户会在6个月后停止佩戴,因为它们不再具备新鲜感。

  总结

  显然,iWatch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可穿戴设备,我们也十分期待它的实际形态。但是,也需要提醒大家降低预期。近年来,在美国硅谷有很多科技公司雄心壮志地试图进入个人医疗设备领域,但最终都无疾而终。当然,苹果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财力,但如果想要进入另一个领域,不仅仅要“Think Different”,还要真正做到。

2014-09-01 09:20:46浏览8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