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营养干预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措施

  “全球慢性病危险因素有四类:吸烟、不健康膳食、身体活动不足、过量饮酒。吸烟和喝酒我们可以控制,但不可以不吃饭,由此可见营养在慢性病中的影响。”在8月15日下午举办的2014中国卫生论坛慢病防控圆桌会议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院赵文华在其发言中强调,营养对于一个人一生成长发育和寿命有长期和终生的影响,营养关系到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维护人体健康的功能以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赵文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院赵文华

  赵文华在发言中指出,营养和慢性病的关系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孕妇营养不良以及生命早期营养不良对人成年以后发生慢性病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过多摄入能量的高能量组人群发生肥胖的风险会增加34%。而食盐的过量摄入是全球公认的危险因素,随着食盐的增加人个体的血压水平会不断的上升。

  在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变好的同时,中国人群以粮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粮谷类为主的膳食结构逐渐转化为以高脂肪为主导的高能膳食结构,人均食用油从过去平均每人每月250克到平均每天50克。18岁以上的成年男性中,18%的人平均每天酒精的摄入量超过了25克,女性有1.4%超过了15克,营养相关的慢性病负担逐渐在加重。

  由此可见,不合理膳食引发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挑战,而预防是全球防治慢性病的基石。不健康膳食是慢性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而营养改善对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有关键作用。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2025年全球营养目标,营养改善一定要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要着重母亲和儿童。就中国的营养状况而言,应该同样重视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度。国际上对营养改善日益重视,提高到营养与发展这样的高度,而在我们国家对此的认识和重视不足。

  营养改善是防治慢性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食物不仅能让我们生存,还能让我们生存的更好,更健康。对于整个人群来讲,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一生营养好的话,就能够防控慢性病。从母亲营养到儿童少年时期的食物行为是奠定一生的饮食行为的基础,到成年以后,膳食的合理或者尽最大可能避免不健康的膳食危险因素,会对我们预防慢性病、治疗慢性病、康复慢性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4-08-16 03:29:35浏览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