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海南安宁医院3年骗2400万医保资金为员工发奖金

  据北京媒体报道 在长达三年多的时间内,海南安宁医院开具虚假病历、虚列住院病人2962人次,套取医保金2400余万元,用于发放医护人员奖金,医院原院长符永健因犯合同诈骗罪、受贿罪,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七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十万元。

  作为老百姓救命钱的医保金为何屡屡被骗取,医保基金监管为啥总缺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强化医保基金监管,使其不流于形式已迫在眉睫。

  医院“下套”骗医保只为员工发奖金

  海南省安宁医院在最近三年多的时间里,医护人员的奖金连年翻番增长,医院盈利收入也大幅提高,然而,这些收入的提高竟然源自于骗取国家医保基金的非法途径。

  记者从海口市检察院了解到,海南省安宁医院属于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病复发率较高,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治疗。久而久之,有科室利用这个漏洞,通过虚增“请假病人”,安排“挂床住院”的方式套取医保、增加收入。

  “所谓‘挂床住院’,是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但实际上并未入住病房接受治疗,仍然由国家医疗保险基金为其支付费用。”一位知情人士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套取国家医疗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

  那么,套取的医保基金并不能直接到个人手中,为什么医护人员愿意“以身试法”呢?记者从海南省安宁医院了解到“挂床住院”骗取医保基金,主要为增加医护人员的奖金收入。医护人员的奖金与科室收入挂钩的分配模式,科室的业务量增长,科室医护人员的奖金也水涨船高。

  “例如科室实有86张病床,而登记的住院病人最高达到225人,是病床数的2.6倍。”一位护士说,医院利用8个科室1800多名参保患者的资料,虚开诊疗处方,伪造住院病历,虚构诊疗费向社保机构申请报销。

  海南省纪委审查结果显示,海南安宁医院2009至2012年间,利用虚开检查项目和医嘱,大量“挂床”套取医保,虚列住院病人2962人次,套取医保资金2414多万元。

  事实上“挂床病人”越来越多,其漏洞也越来越多。据海南省纪委办案人员介绍,他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伪造的病历材料,不仅出现多个雷同病历,甚至不同患者检查项目的化验单数据竟然完全相同。

  海南安宁医院的内部人士透露,那段时间给病人办理入院手续时只要说“这是请假病人”,大家就心照不宣地明白了:这类病人不用交住院押金,也根本不用住院。

  医保覆盖面作“加法”监管机制不应作“减法”

  一位名叫詹连丽的患者家属介绍,其父亲詹其全在省安宁医院住过两次院,第一次是在2001年,第二次是2006年到2007年间。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9月6日期间其父亲没有在省安宁医院真实住过院,只是挂个名,按时到医院领药或打针。当时医生说挂名在医院办理住院就可以享受医疗保险报销和免费拿药,所以他们就同意了。他们对该期间产生的治疗费用6.7万元不知情,医院也没收取过家属任何费用。

  海南省安宁医院临床四科医生许某向记者介绍说,他2007年开始在海南省安宁医院临床三科工作,当时很多病人都没有享受医疗保险,所以挂床的很少,但2010年后有医疗保险的挂床病人就增多了。科室之所以收治挂床病人,原因在于病人和医院都可以得到好处,病人可以免费吃药和治疗,在挂床期间应由其个人承担的费用医院做了减免,医院也可以通过医保报销增加收入,但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病人请假期间在正常情况下医院是不应该有相关的医疗费用产生。省安宁医院科室对收治的挂床病人给予一些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做一些常规的医学检查,这些都是免费的。

  事实上,全国医保全面扩容后,医保金保证供给与控制费用的双重责任加重。目前,医保基金已逐渐成为医疗机构主要收入来源。为此,部分医院千方百计通过骗取医保基金,增加医院收入。

  据记者了解,在海南省,医院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行为,也绝非仅海南安宁医院一家。海南东方市八所港区卫生院套取医保资金83万余元,该院院长等7人于2013年6月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海南那中建农场医院套取医保资金47万余元,该院院长于去年8月被海南省农垦总局纪委立案调查。

  记者采访发现,医保基金监督缺位的问题确实比较突出。据办案人员介绍,海南省安宁医院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疏于对医院领导管理监督,虽然也有医院同志对套取医保资金提出过质疑,但在医院院长带头违规违法时,单位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与此同时,大多数地区还在沿用按项目付费的后付制医保支付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无法约束医疗服务提供者诱导参保人购买服务的行为。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监管机制却没有相应跟进完善,导致骗保、套保者有恃无恐,而医保部门取证难度大,执法手段还是依靠现场检查。

  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医保基金支出压力日增的情况下,虚假就医、挂床、分解住院、刷卡套现、倒卖药品等医保欺诈违规行为就见惯不怪了。

  扎紧医保金监管笼子,不让救命钱再“受伤”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医保覆盖面的全民扩容,医保基金支付压力持续增大,各种违法违规套取医保基金的现象较为突出,原有的医保管理方式在适应目前医保基金结算和监管等方面显得乏力。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中心主任朱恒鹏说,医保部门不仅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精细化审核,更重要的是,要对医疗数据信息进行研发分析,尽快转型为专业性医保经办机构,依托“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创新医保监管方式,遏制骗保、欺诈等医保乱象。

  “要加强对医院医保基金管理、医疗器械购销渠道等环节的适时跟踪监督,确保监督不流于形式。”海南省预防腐败局负责人表示,对一些医院主要负责人权力要适当分解,避免个人专权,使掌握权力的人,只有正确行使权力的职责,没有滥用权力的条件。

  “医疗卫生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调控手段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海南省卫生厅负责人坦言,其“医药合一、以药养医”体制使得医院的赢利性目标急剧膨胀,医院科室及相关人员为增加收入,甚至有恃无恐地暗箱操作。

  此外,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医务人员法律意识需要强化。在海南骗取医保基金的系列案件中,涉案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高,有的是医院的主要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有的是行业的专家骨干,一些医务人员却对违规与违法的界线认识不清。“医保的钱没到自己的口袋里,一直认为不会出事,更不会犯罪。”海南安宁医院原院长符永健说。

2014-08-15 08:20:48浏览2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肺结核恢复期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肺结核恢复期饮食的注意事项通常包括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补充含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等。1、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牛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患者每天可以吃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搭配适量的瘦肉或豆类,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促进病情恢复。2、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对于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非常重要,在肺结核恢复期,要特别注意摄入富含各类维生素的食物。常见的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西红柿等都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3、补充含矿物质的食物:肺结核患者由于长期发热、盗汗等症状,可能会导致钾、钙、镁等矿物质的流失。因此,恢复期要注意补充这些矿物质。可以多吃一些香蕉、柚子等水果来辅助补充钾元素;绿叶蔬菜、坚果、粗粮等也是镁元素的良好来源。4、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影响消化功能,还可能加重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建议患者要注意按照医生安排定期进行复查,通过胸部X线检查、CT检查、痰液检查等,了解肺部病灶的吸收情况、身体各项指标的恢复状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肺结核复发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肺结核复发后,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特殊部位症状等,这些症状的出现通常提示结核病情的再次活跃。在此期间,患者需注意隔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好口罩,防止结核菌传播给他人。1、全身性症状:发热是肺结核复发较为常见的全身性表现。结核菌及其毒素可作为致热原,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引发发热症状。多表现为长期低热,体温通常在37.3℃-38℃之间,以午后发热较为典型,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盗汗现象。长期的结核菌感染会消耗机体大量能量,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身体日渐消瘦。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是肺结核复发在呼吸系统的突出症状。由于结核病灶累及气管、支气管黏膜,导致黏膜受刺激,引发咳嗽反射。早期可能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咳嗽逐渐加重,可伴有咳痰,痰液性质多样,初期可为白色黏液痰,若合并细菌感染,则可能出现黄色脓性痰。当结核病灶侵蚀肺部血管时,会导致咯血症状,咯血量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痰中带血丝,重者则可能出现大口咯血。3、特殊部位症状:若结核菌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这是因为喉返神经受到结核菌的侵袭或周围淋巴结肿大压迫,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当结核菌侵犯肠道,引发肠结核时,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腹痛多位于右下腹,为隐痛或钝痛,腹泻与便秘可交替出现。当怀疑肺结核复发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胸部X线、CT检查以及痰结核菌涂片、培养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李晖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肺结核引起的支气管扩张一定要手术吗
肺结核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并非一定要手术。支气管扩张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方案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手术虽能解决部分严重病例,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许多因肺结核导致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有效控制病情。若患者支气管扩张范围局限,症状较轻,如仅偶尔咳嗽、少量咳痰,且肺部感染处于稳定期,没有频繁发作的高热、大量脓痰等症状,药物治疗即可取得较好效果。此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可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对支气管的刺激;支气管舒张剂(如硫酸特布他林)能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促进痰液排出;同时,通过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促使痰液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这些保守治疗措施相互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患者肺部功能,使其正常生活,避免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手术治疗则成为必要选择,如肺叶切除术。当支气管扩张范围广泛,累及多个肺叶,且经长期规范的保守治疗后,病情仍反复发作,如频繁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大量咯血,甚至因咯血导致窒息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时,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可能是较好的解决办法。此外,若支气管扩张会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如肺脓肿、脓胸等,单纯依靠药物难以彻底治愈,手术干预可清除病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预后。确诊为肺结核引发支气管扩张后,应完善胸部CT等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于症状较轻者,严格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定期复查。若病情严重,符合手术指征,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手术利弊,做好术前准备。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携带肺结核病毒会不会传染
携带肺结核病菌是否会传染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不能一概而论。部分携带活跃肺结核病菌的患者具有传染性,而潜伏性肺结核病菌感染者通常不具备传染可能。如果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处于活跃增殖状态,并且能够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通常具有传染性。这类携带者往往是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其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健康人一旦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比如在一些通风不良且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拥挤的宿舍、办公室等,开放性肺结核携带者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很容易造成结核菌的传播,引发周围人群感染发病。然而,还有一类携带者不具有传染性,即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其体内携带结核分枝杆菌,但由于自身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细菌,使其处于休眠状态,并未引发明显的症状,也不会排出结核菌到体外。这类携带者不会通过呼吸道将病菌传播给他人。对于携带肺结核病菌的情况,应积极应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隔离,佩戴好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防止病菌传播。潜伏性结核感染者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定期进行体检,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以防结核菌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普通人群则要注意加强防护,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减少与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必要时可遵医嘱接种卡介苗预防感染,共同防控肺结核的传播。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