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医生告急!全国多地爆“医生荒”

  多地屡爆“医生荒 ”

  早在2013年3月初,深圳市人保局发布的《深圳市事业单位2013年度人才紧缺岗位目录》就显示,当年深圳事业单位最缺医生。市卫人委领导介绍,深圳未来五年,医生缺口至少在五六千人。

  同年5月,上海也开始出现“医生荒”,2012年底,上海郊区新建三级医院启动运行,目的是为了解决郊区居民“看病难”。不料“好事多磨”,新开医院遇上难题:多个科室人手不足,有的科室甚至因招不到人而开不出。据记者了解,医生紧缺在申城各家医院已成普遍现象,产科、儿科、麻醉科、急诊科、病理科等个别科室,甚至遭遇“医生荒”。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说,医院年分娩量比十年前翻了不止一倍,可产科医生仅增加10%至20%。新华医院儿内科主任鲍一笑说,十年前科室年门诊量39万人次,如今高达82万人次,医生却不增反减,从100名降至72名,每名医生每天看60至100号,远远超出市卫计委核定的每天30号门诊量。

  而近日,杭州媒体报道,今年3月起,杭州七八家市属公立医院公开招聘的不少岗位,却频频遭遇“零报考”。妇产科、肾病科及肿瘤科等热门科室,因为报名人数不足而无法开考。

  在广州,今年6月,广州市卫生局下属各事业单位陆续向外界发出招聘需求,然而,直到8月份,有的岗位仍未达到开考比例,不得不延长报名时间。有227个来自市一医院、市妇儿医疗中心、市疾控中心、市红十字会医院等公招的医生、医师、技师等岗位,因无人报名,或报名人数不足被取消、调减。

  医生荒为何加剧?

  多地规培制度实施,医疗人才暂时断档

  今年1月,卫计委等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实际上,在卫计委指导意见出台以前,全国多地已经在进行住院医师规培制度的探索。由于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要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到医院上岗,因此上海、深圳等地早在前几年就爆出医疗人才断层的新闻。

  虽然现在规培是每个想成为医生的医学生必经阶段,但有规培医生透露,在实际规培过程中,规培医师事多且杂,工资又不高,很多都沦为医院里的廉价劳动力,导致吸引医学生参与规培,进而从医的兴趣降低。

  大医院难进,小医院不进,医学生转行多

  “进一个护士门槛费要5-10万!”网友“健康南粤”在微博中透露。

  2012年,河北邢台一位护士刘芸(化名)为了进到邢台一家大医院,全家借不到钱,卖了房子,凑齐了医院要求的10万元入职费,才能顺利到医院上班。

  而据《医学界》了解,这样的消息并非罕见,一位曾在云南某三甲医院当过心内科主任的医生曾对《医学界》提及过自己所在医院,每进一位医生必须要缴纳至少10万的门槛费。这样的门槛费让一些刚毕业的医学生对大医院望而却步。

  大医院进不了,而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所限,对于医学生来说,吸引力也非常有限,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医学生转行也并不鲜见。

  执业环境恶劣,医生转行多

  然而,医护人才招聘难的背后,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目前医护执业状况不尽如人意,在一些医生及医学毕业生看来,医生早已不再是理想的职业。据《医学界》近日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医疗环境恶化现状没有改善,竟高达77.7%的医生有或曾有改行的想法。

  在《医学界》发起的这项“最近一年,你过得怎样?--2014中国医生执业状况调查”里,共有7762名医生参与了调查,84.71%的医生最近一年都没有带薪休过假,而近93%的医生感觉每天下班后状态不佳,其中44.78%的医生感觉“有点累”,高达48.05%的医生感觉“非常累”。

  93.47%的医生觉得自己“有心理压力”,而对于压力来源,位列前三的分别为“医患关系”(44.5%)“收入过低”(30.2%)和“职称晋升”(13.9%)。有80.2%的医生认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88.8%的医生表示,他/她或其同事曾遭遇来自患者的语言暴力或躯体暴力。85.8%的医生表示,因担忧发生医患纠纷,他们在行医过程中进行过防御性医疗。

2014-08-07 09:35:44浏览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