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广东老赤脚医发起卫生协会 为村医减负争取养老

  据广东媒体报道 7月23日下午,一场研讨会在广东阳东县社保局举行,参与者是该县的村医代表和社保局的相关负责人。村医们提出了近半年来乡村卫生站在医保门诊报销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社保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商讨解决之道。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瘦弱老者特别引人注目,他认真聆听着村医代表与社保局负责人的意见,不时发声。

  这位年过七旬的老者,是阳东县农村卫生协会的创始人雷家机。作为该县乡村医生的坚实“靠山”,阳东县农卫协会为村医发声已有十载,而核心人物雷家机则一直致力于维护村医权益,堪称“村医代言人”。

  为维权成立协会

  雷家机是赤脚医生出身,2005年之前,一直在乡村行医。2005年,因居住变化,雷家机才转到阳东县城开社区门诊。

  作为过来人,雷家机深知现代村医的孤立:除却“为人民服务”的荣光,虽然名义上是由卫生院管理,实际上已是“没娘的孩子”,完全得自谋生计,尤其是权益受侵时,常常求助无门。

  雷家机介绍,2004年前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村医的状况很糟糕,经常要面对不同名目的收费,负担很重,加上行医的压力,整天提心吊胆。那时,他便有了成立协会的念头,“要让村医有个‘靠山’。”

  这种想法很快化为行动。2004年4月,他联同陈文卫、利如进等几位老村医,共同成立了阳东县农村卫生协会,目的是帮助同行找到组织,集体维权。协会一成立,很快便有近200名村医加入。

  为了保证协会的合法性,在筹备的前半年时间里,雷家机即在民政局备案,将农卫协会注册成为民间组织。随后,他牵头草拟了《协会章程》、《会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让协会有章可循,还设立了监督制度,协会的理事必须接受会员的评议。“我们这个协会,完全由村医自己管理,财政独立,理事均为无偿工作。”

  反对不合理收费

  阳东农卫协会成立不久,首先即针对村医身上担负的各种费用问题开展工作。雷家机采取的是“上书”的方式,将收集到的村医意见反映到省市级卫生部门,“我们用和谐的方式,争取与有关部门平等对话,促进政府工作。”雷家机如此表示。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雷家机就用过该种方式。他说,那时向村医征收个人所得税70元,他们觉得并不合理。“这个额度的个税对应的是三四千元的收入水平,而村医还不到2000元。”于是,他将一纸意见投到了省地税局。后来,70元的个税果然不征了,虽然不知道是否信访起了作用,但他意识到这是一种可取的表达诉求的方式。

  在此后,他多次听取村医诉求,将一封封书信投送到县、市、省有关部门,大多数得到了回复,他也因此成了当地“圈内”的名人。

  而他们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李乃辉、黄宝停是最早一批加入阳东农卫协会的村医,提起近年来村医执业环境的最大变化,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收费少了。“以前收卫生检测费、培训费、医疗垃圾费,一年近千元,现在基本都取消了。”李乃辉说,针对村医的不合理收费,由协会出面,或参照相关文件或协商,基本都可以争取取消。

  代表农卫协会出面的,很多时候都是雷家机。熟知政策法规的雷家机,总是能够援引对应的条文,尽力做到有理有据,对收费提出异议。譬如卫生监测费,他认为随着卫监部门转为事业单位,卫监人员享有“公薪”,已经不适合再让村医支付他们的“车马费”,因此应当取消。类似这样的意见,最终都以文书的形式上达相关部门。

  为村医养老建言

  维权与养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乡村医生反映最集中的两大诉求。时刻关注村医命运的雷家机,为村医争取养老秉笔呼吁数年之后,2012年,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与阳东县的部分村医,走遍了阳江各县市区,收集了当地大部分村医关于养老问题的意见,在综合江苏、山西等地政策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乡村医生(含个体医)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并寄往了省、市级各相关部门。

  “既然只提养老诉求没有效果,埋怨政府也无济于事,干脆就将养老意见写成书面建议,按照政府公文的形式,自拟一份乡村医生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可能还有助于政府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村医的真实情况。”雷家机回忆说。很快,他便盼来了省财政厅的回复,在对他所做工作表示肯定之余,还告知“村医养老政策将在2013年落实”的大好消息。

  2013年初,《关于做好农村已离岗接生员和赤脚医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工作的通知》正式出台,老一辈村医的养老诉求得到初步解决。此后,雷家机转而关注村站基药使用、公卫服务等问题,为在职村医继续呼吁,争取一般诊疗费、公卫经费、药品零差价专项补助的落实到位。

  “我们阳东农卫协会的工作,很多时候都走在了前头。”雷家机说,早在2005年,他便提出以协会集体购买医疗责任保险的方式,为会员村医购置一份保障。据悉,该县村医每年缴纳500元的参保金,“出事”后最高可获得30万的赔付。

  在连续担任两届卫协会长之后,2010年,雷家机卸任。但他在行业内的声誉并未因此消退。不少村医遇事仍习惯找他商量,“他懂得多,也为村医做了很多实事,我们都很敬重他。”而雷家机至今仍坚持每天阅报看新闻,跟踪基层医疗动态,为村医的各种诉求奔走,只要协会有需要,他都会挺身而出。

2014-08-07 09:21:06浏览8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