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暑期伊始学生“挤爆”医院门诊 盲目跟风切包皮

举报/反馈
2014-07-22 10:31:3339健康网综合

  据广州媒体报道 11岁的丁丁期末考试数学、英语又亮了红灯,转眼就要升初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还是没有改善。妈妈决定要带儿子到医院儿科神经科查查,到底有没有多动症。结果来到医院发现号早已挂满,放眼望去都是趁暑假空档被家长带来诊治的孩子。

  记者从广州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假期一直是常见问题或慢性疾病患儿就诊最集中的时间,像近视包茎过长、多动症、肥胖等相关热门科室,7月以来门诊量大幅上升。记者采访了解到,就诊过程中,家长患儿对疾病知识缺乏一定了解,出现像跟风盲目切包皮、去眼镜店验个光就给孩子配眼镜等等误区的问题不在少数,下面我们就请专家来给予正确指导。

  泌尿外科

  盲目跟风切包皮

  3岁之后方可手术

  “每年暑假都会出现排队切包皮的情况”,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泌尿外科主任林炎坤主任医师介绍说,“通常平日我们医院的切包皮手术每个月大概为十来例,但从7月份开始,手术量猛增到每个月200-250例左右”。如今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针对健康教育的宣传越来越到位,这让更多的家长了解了包皮环切手术的必要性,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孩子的生殖健康。

  10岁的小男孩勇勇(化名)和表哥一起去医院做了包皮环切手术,小家伙凭着“做完包皮就有肯德基吃”的“信念”挨了一刀。很多家长虽然知道要带孩子来切包皮,但为什么要来做这个手术,手术对孩子今后的健康有何意义,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

  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谢克基看来,家长热衷带孩子割包皮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现在人们的医学知识、健康意识增强了;但另一方面,一些医院存在过度宣传,而部分家长又有跟风现象。谢克基表示,家长在没有了解孩子具体情况的状态下盲目跟风,对孩子来说不算是一件好事。他指出,凡是手术,都存在着无法估计的风险,到底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做,什么时候做,都要去正规的有资质的医院进行检查。

  谢克基还补充到,包皮手术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性神经以及浅筋膜组织发育情况,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更要谨慎对待。要不要做手术,要做什么样的手术,一定要去正规医院专科检查后再慎重决定。

  “在我接诊的来行包皮环切术的小患者中,会发现一些包茎之外的问题,家长们会将其混淆”,林炎坤说,常见的入尿道下裂隐匿阴茎等。

  隐匿阴茎是小朋友较常见的一种外生殖器异常,家长往往容易将其和包茎或包皮过长混淆。隐匿阴茎是指阴茎发育正常,但由于小朋友肥胖或耻骨前脂肪过度堆积造成阴茎埋藏于皮下脂肪内,导致外观看上去阴茎短小。

  另一种常见的外生殖器异常是尿道下裂。除正常尿道口位置外,尿道下裂小朋友的尿道开口可能位于阴茎腹侧任何部位、阴囊或会阴部,部分可合并阴茎下弯。典型的尿道下裂小朋友的包皮外观与正常男孩的有明显差异,无法完全覆盖龟头,而呈头巾样堆积在阴茎背侧,腹侧包皮呈V形缺损,包皮系带缺如。这种类型的尿道下裂很容易被发现位置异常的尿道开口,往往会及时就医。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不典型的尿道下裂常表现为包茎,只有将包皮上翻外露龟头时才发现尿道开口异常,这类情况在进行包皮环套或环切时最多见。

  健康提醒

  包皮环切手术又被称为“外科手术疫苗”,孩子在接受手术之后,对于日后预防炎症、肿瘤甚至是艾滋病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因为包茎易导致包皮龟头炎症,甚至引起包皮和龟头溃疡,包茎还可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线细,排尿时头端包皮鼓起等症状。

  孩子包皮过长,什么年龄割最好?这是不少家长关心的问题。据林主任介绍,在欧美一些国家,孩子一出生就会做包皮手术。不过林炎坤说,小婴儿时期还很难看出包皮是否过长,等孩子大一些,至少3岁以上,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包皮健康,在给孩子洗澡时,也可以观察包皮长短。3-6岁之后做手术较适合。

  原标题:暑期伊始学生“挤爆”医院门诊 盲目跟风切包皮

  神经康复科

  不要忽视“安静”的多动症

  多动症或可持续到成年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神经康复科罗鑫刚医师指出,暑假到了,到医院看多动症的患者也多起来了。

  儿童多动症,也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之一。罗鑫刚介绍,据有报道,学龄期儿童发病率约为3%-6%。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运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等。鉴于此,很多人听到多动症都会联想到好动、闲不住,“但实际上并非仅如此”,罗鑫刚说,多动症的临床表现常因年龄、患儿所处的环境、周围人对待态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它既可表现为多动、冲动、有攻击性,也还有一种“不多动的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学习困难等,这种“不多动的多动症”却往往被很多家长所忽略。

  有些多动症儿童在从事重复性或需要巨大努力的活动以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其注意力的维持表现得很困难。罗鑫刚举例说,“比如,儿童通常在6岁左右神经系统就已经初步具备自制能力了,他们已经可以安静地坐20分钟左右,但有些多动症儿童他们经常一堂课中,能认真听课的时间却只有10分钟,甚至更短,有时虽然看似他们正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但实际上思想却是在开小差了,满脑子都是在想着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事情”。这种症状在对于有吸引力的、新的情况下或不熟悉的环境中时,却可得到减轻。

  省妇幼保健院神经康复科常燕群博士介绍,有些多动症的儿童智力虽然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是却存在知觉活动障碍,比如他们在临摹图画时,往往分不清主题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分综合成一个整体。还有些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常常将“6”读成“9”,或把“d”读成“b”,甚至分不清左或右。前者的改变,属于综合分析障碍,后者属于空间定位障碍。此外,他们还可出现有诵读、拼写、书写或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困难,多动症儿童未经认真思考就回答、认识欠完整等,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多动症的孩子除了有以活动过多为主的表现外,还可表现为以注意力涣散、学习困难等注意缺陷为主型,以及两者症状兼有的“混合型”。

  健康提醒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有多动、注意力集中困难、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学习困难等情况时,最好将孩子带去请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并为医生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资料。”常燕群建议说,一旦确诊为多动症时,需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诊疗方案给孩子进行各种系统的治疗。

  近来研究发现,儿童多动症,70%会持续到青春期,30%-50%甚至会持续终身,呈慢性终身性。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时,儿童多动症患儿成人后,症状和社会功能完全缓解者仅占15%~30%;其中50%~60%仍然残留部分甚至全部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症状,而且存在更多的社会功能问题,如工作困难、人际交往差,自我评价低、冲动、易激惹等。约10%~15%的人通常患有各种精神疾病,如情绪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甚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但是如果能得到及早的干预和治疗的话,大多数多动症患儿还是可以收到较好疗效的。

  视光学科

  第一次验光配镜须散瞳

  配镜不散瞳,容易出偏差

  从本月开始,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视光专科的门诊量就从日常400左右激增到约1200,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视光专科主治医师李劲嵘博士向记者介绍说,“中小学期末考试结束时,我们门诊最高峰达到了1500的量”。导致青少年儿童近视的原因,家长们往往认为是看电视、玩游戏,李劲嵘说,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家长不要视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遗传、学业负担重、缺乏户外运动等也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些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弹钢琴等,使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调节状态;有时孩子看书写字时,喜欢扭着身子歪着头,或眼睛与书本距离很近;或躺着、趴着看书,或在直射阳光下及暗淡的灯光下看书,这些都使眼的调节十分费力,极易引起视觉疲劳,促使近视眼的发生。另外,现在小学生的课程负担重,课外作业多,这些都是小学生近视眼增加的原因。

  李劲嵘还谈到,通常7岁也就是学龄前儿童如果出现近视,先天导致的因素较大,如果是上小学开始出现近视,那么一般是由后天环境所致,比如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在此提醒家长们,不要忽视孩子们的一些“小动作”,比如眯眼、歪头,爱抬头看东西,看电视要凑前去,及时发现他们的视力变化,以便及时矫正治疗。目前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针对未成年人的近视矫正治疗手段只有框架眼镜和ok镜。

  健康提醒

  李劲嵘说,散瞳是诊断近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一些非医疗机构的眼镜店,配镜者都是在验光后直接配眼镜,戴上就走,往往忽视了散瞳这个环节。

  18岁以前的小孩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在第一次验光配镜时,必须散瞳。李劲嵘解释说,原因在于,小儿的眼睫状肌调节功能非常强,十岁小朋友的最高调节能力可以达到2100度,而40多岁成年人一般的调节能力在500度左右。因此,如果儿童验光前不作强力散瞳的话,很难准确地测出孩子的度数情况。

  散瞳还可以帮配镜者确定是否存在假性近视,这样配出来的眼镜度数会更准确。刚刚经历了繁重复习的学生,在配镜前千万不要忽略了散瞳这个步骤,以排除假性近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远视者一般要散瞳3天后才能配镜。

  所以提醒暑期配镜的学生,配镜前最好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散瞳验光,等到瞳孔缩小至正常后再试镜。尤其是初次配镜的青少年,一定要到专业机构进行验光、散瞳、配镜。

  妇产科

  切莫轻信“无痛人流”广告

  每到高考后、暑假期,学龄女性到医院做流产的数量会比平时增加数倍。但是很多人对“人工流产”的认识并不全面,更不了解重复人流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危害。专家提醒广大女性同胞,意外怀孕之后,首先要冷静面对这个现实,然后理性地选择流产时机和方式。人流后则要注意休息好,避免激烈运动,饮食尽量清谈,不吃冰冷食品,尽量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解放军第458医院妇科门诊部主任杨慧芝表示,科学地选择流产时机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流产方法一般有药物流产和无痛人工流产两种。药流是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流产,容易引起药流不全,多需要清宫。药流比无痛人流更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及输卵管炎而出现继发性不孕,且药物流产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帮助观察排胎及流产过程中流血情况,口服药物还可能出现不适,需要及时处理,所以不可以在家里自行药流。

  “孕期(最后一次月经开始第一天算起)小于35天,孕囊太小不利于做无痛人流。”杨慧芝表示,一般情况下,怀孕的第35-55天是做无痛人流的最佳时间。此时胎体尚未形成,子宫不太大,子宫壁肌肉也较厚,胚胎容易吸出来,因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人流后身体恢复得也较快,手术在门诊就可完成。而如果怀孕的月份大,胎儿骨骼已形成,子宫体积变大,子宫壁变薄,手术起来就较困难。而且,手术时间长,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时间也会延长,孕妇风险大痛苦也较大。

  健康提醒

  “无痛人流”可致子宫内膜“沙化”

  “无痛人流”也并非像广告词里说得那么“梦幻”。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主任医师夏薇看来,一些广告不负责任的宣传,使一些女性认为“无痛人流”很简单,不存在风险,术后也无需休养,这种看法极端错误。“无痛人流”还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的破坏损伤并导致宫腔粘连,形象地说,即出现子宫内膜的“沙化”。

  夏薇还提醒到,即使要做“无痛人流”,也一定要选择正规大医院实施手术,术后至少需要休息两周;一旦恢复月经,要尽早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她表示,多次人流对女性的身体伤害是隐匿的、长期的,其中继发不孕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追悔莫及。因此,女性同胞要采取正确的避孕措施,珍视和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李劲嵘视光专科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