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16省区市32个婴儿安全岛共接收1400名弃婴弃童

举报/反馈
2014-06-25 08:12:30新华网

  记者24日从民政部获悉,截至6月18日,中国有16个省区市建立了32个“婴儿安全岛”,共接收1400名弃婴、弃童。

  2011年6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试点建立中国第一个“婴儿安全岛”。去年7月,中国部分地区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但这项在世界许多国家发展得相对成熟的弃婴救助举措,在中国却面临诸多现实尴尬,也折射出完善中国重病残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衢州的‘婴儿安全岛’‘开岛’没几天,就接收了十几个孩子。按照这个速度,一年下来我们福利院的孩子可能就超过百人,远远超过实际接收能力。”浙江省衢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救灾处的一位负责人说。

  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提供的资料显示,试点以来,济南、广州等地的“婴儿安全岛”在设立初期接收弃婴、弃童的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逼近或超出服务承受能力。厦门、西安、天津等城市在“建岛”初期接收弃婴、弃童的数量较多,近四个月来接收数量则呈现下降趋势。常德、贵阳、铜仁、太原等城市的“婴儿安全岛”运行平稳,接收弃婴、弃童的数量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记者还了解到,“婴儿安全岛”接收的弃婴、弃童普遍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重度病残患儿比重大,病残程度高,一些弃婴生命垂危。此外,原本为救治1岁以下弱小生命设立的“婴儿安全岛”,实际运行中都接收了1岁以上的非婴儿童。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表示,“婴儿安全岛”试点以来,确实改善了弃婴被遗弃后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弃婴存活率。但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婴儿安全岛”,中国目前开展的试点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

  设置“婴儿安全岛”的初衷,是避免弃婴遭遇“二次伤害”,保障其基本生存权。然而,在一些家长看来,这成了政府提供的一项“福利”,错误地把“婴儿安全岛”当成用于遗弃婴儿的地方。

  频频发生的弃婴行为,让福利机构接收的弃婴数量增多,使得这些机构面临床位紧张、护理员短缺等严峻考验。救治这些身患疾病的孩子所花费的费用,也让福利机构压力不小。

  针对“婴儿安全岛”运行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各试点地区不断改进措施,规范服务,提高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例如,调整开放时间,以应对夜间遗弃行为;安装监控摄像头;联合公安部门对恶意遗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尽管发生了一些恶意遗弃的现象,但对于一些家庭来说,遗弃重病重残的孩子,也许是迫于无奈。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韩晶晶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婴儿安全岛”只是一个“治标”的办法。真正发挥“治本”作用的,还在于制度的完善。目前,针对儿童的医疗等保障举措和保障力度仍存在不足。

  在詹成付看来,对于婴幼儿而言,家庭才是最好的“安全岛”,“婴儿安全岛”只是发挥最后兜底作用,不能“本末倒置”。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