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90后的儿童节回忆:那些年,我们用过的药

  那些年,小卖店像一个百宝箱,在我们的想象中,里面应有尽有。我们拿着爸妈给的零用钱,蹦着跳着,到那里换取想吃的零食,大大泡泡糖、一毛钱一个的冰袋、大白兔奶糖、跳跳糖……那时候,一块糖就代表一种快乐。

  那些年,每天放学回家,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着百看不厌的动画片,《黑猫警长》、《葫芦娃》、《海尔兄弟》、《蓝猫淘气三千问》《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我们的心情随着动画片里的情节起起落落。那时候,一个动画片就是一个世界。

  那些年,我们生病了,即使是大半夜,爸妈也会抱着我们去诊所或医院,可是看病后,如何让我们吃下那一包包药很令他们头疼的事儿。“吃完药可以吃颗糖”“药一点都不苦,你看妈妈都喝了”……那时候,一片药里就有一个故事。

  一年一年,我们不再是那年小小的孩童了,我们用青春去追忆童年:那些年我们吃过的零食,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动画片……那么,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年我们吃过的药呢?

  那些年,药的包装很简单

  

散装药_副本

  (图为用白纸包装的药丸)

  还记得这种药吗?小时候去诊所看病,医生拿药时会在诊台整齐铺放几张白纸。这里插一句,小编记得小时候有诊所的医生拿旧日历的纸来包药,咳咳,干净不干净什么的就不知道了,只记得病是好了。

  每张纸大概是一张A4纸的1/8,每种药按数量一颗颗地放在这张纸上,包成上图的形状,交代家长一天几次,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等用药事项。

  那些年,爸妈似乎从来不必担心我们吃错药,只要一包一包按时吃完药。如今药品包装变精美了,但每次去医院拿药,可能都需要带着购物袋了,最麻烦的是,每次都要仔细记住医生交代的事情:这个药丸吃几颗,这个胶囊吃几粒,这个吃几次后可以先停……

  上面说到的包装多见于诊所,而下图的包装则多见于那些年的医院。

  

袋配药_副本

 (图为医院使用的一次性服药袋)

  几个白色小纸袋装着集中不同的药丸,按需要的数量一颗一颗数着放进去,患者按医嘱吃药,往往药吃完了,病也好的差不多了。而现在,医生大多是成盒成盒的开药,患者病好之后,剩下的药只有过期被扔的命运。

  但是,并不是说那些年的包装百无一害,现在的包装复杂无用。小编在这里普及一下知识: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药品包装要具备机械性能、隔性能、安全性能、加工性能、经济性能。简单些理解,就是要求药品包装材料有 “能力”有效地保护药品本身,一方面材料本身不会对药物造成污染,一方面能保护药品免受水分、气体、冲击力等外因影响。当然也要保证这些材料成本低廉、容易加工和处理。

  很显然,白纸包装的药物并不符合这些要求,这也是它逐渐在医院和诊所消失的原因吧。但这又如何呢,并不妨碍这种纸质包装印在我们的记忆里,也不会降低我们再次看到它的亲切感。

  那些年,我们不以为“药”

  无论怎样的包装,最重要的还是里面的药。“药药,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在这样的节奏中,请小伙伴们和小编一起手舞足蹈地回忆,那些年,我们喜欢吃的药。

  

<a href=

 (图为橙色包装的薄荷桉油含片)

  图片里的药是不是很熟悉呢?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它是一种橙色的薄荷糖,含在嘴里凉凉的。其实它的全名是薄荷桉油含片,可以作为咽喉和扁桃体炎的辅助治疗手段,一次1~2片,正确的服用方法是在在口中逐渐含化。但是,小编不知道小伙伴们当时是嚼碎了呢,还是嚼碎了呢,还是嚼碎了呢?

  正如名字里我们所知的薄荷一样,我们一般会认为,凉凉的感觉来自于含片中的薄荷油和薄荷脑。如果小时候你曾问爸妈“药名里的桉油是什么东西”,那么,小编要给你点一个赞啦:真是一个强求知欲的孩子!不知道爸爸妈妈是否给了你答案呢?

  其实,桉油是一种从桃金娘科植物蓝桉、樟科植物樟或上述两科同属其它植物那里经水蒸气蒸镏得到的挥发油,有祛风止痛的功能。它本身有像樟脑的芳香,味辛凉。所以,凉凉的感觉也有桉油的一份功劳。

  

山楂丸_副本

 (图为大山楂丸

  作为消食化积的良药,大山楂丸至今仍是不少家庭的常备药。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它蜡皮密封的塑料球壳包装外,就是酸酸甜甜的味道了。

  虽然大山楂丸的主药是山楂,事实上,它由山楂、麦芽、神曲三味药组成,三者都有消积化食的功能。此外,大山楂丸还辅有蜂蜜、蔗糖。酸酸甜甜的味道丝毫不会让人联想到药,那些年,在我们的眼中,它与小卖店的山楂条、山楂卷等山楂零食是一个级别的。

63
2014-06-01 09:00:00浏览316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