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趋势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公立医院改革趋势

陈肖鸣:医疗服务价格没有体现劳动价值

举报/反馈
2013-11-17 21:59:4039健康网

  2013年11月17日,第七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广州举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陈肖鸣出席了关于“医疗、医药定价机制变革”的讲座。陈肖鸣院长指出:医疗服务价格从来就不是医疗成本的反映,也没有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的价值体现,它实际上反映的是浓厚的计划经济管理色彩。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陈肖鸣

陈肖鸣:医疗服务价格没有体现劳动价值

  现行定价政策是计划经济产物

  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是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规范医疗机构价格行为、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对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肖鸣院长表示,医疗服务价格是敏感又绕不开的问题,又是说不清到不明的问题,但它又是一个评价医院的刚性的标准,也是医院蒙羞的原因之一。实际它是一本糊涂帐,医院双肩社会责任,但没有人替医院想想药品的价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陈肖鸣院长认为,医疗服务价格从来就不是医疗成本的反映。现行的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几十年的长期实践中逐步演变形成,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每一次的调整和每一项新项目的定价都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就当时而言,有一定的依据。但计划经济年代是包工资、包建设、包设备的,所以是不计人力和硬件成本的福利价。因此,现阶段采用的价格基础就是计划经济时代演变而来的,没有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的价值体现,也没有医院建设、设备投入的成本。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存在三大误区

  陈肖鸣院长在讲话中表示,目前,社会和公众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定价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误区一:片面强调卫生事业的福利性,长期不变的不合理收费导致人们思维固化,习惯地认为医疗就应该是不涨价的、免费的福利,好像不调整或者往低调就是对人民负责。

  误区二:价格越低越能体现老百姓的利益,结果导致非医疗服务的费用急剧上升,群众个人负担加重,医院运行困难,医疗质量下降,忽视患者体验。医疗资源浪费或不能充分利用,医务人员积极性受挫。

  误区三:过分强调平等而忽视不同承受能力的人群的不同需求,没有需求层次细分,没有服务层级细分。

  陈肖鸣院长指出,世界上但凡看病难大都是因为免费,中国却集看病难与看病贵于一身。如何确保改革目的的实现?价格因素是关键!

  改变“千院一价”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不同的医院应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以此改变患者需求期望,充分发挥已有的医疗资源的积极性,提高服务品质。”陈肖鸣院长表示,政府重点支持低价位医院,确保这类医院维持基本的收费,在不降低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保障群众的基本医疗问题。

  陈肖鸣院长强调,医疗价格改革要充分认识医生的作用。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医生的行为和决策对整个体系来说是举足轻重的。不理解医生的作用,就不可能明白医疗问题;不改变医生的行为,也就不可能使医疗领域发生明显的变化。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