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6日,医疗行业监管与医师权益维护论坛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主要针对医疗行业监管新理念、新趋势,以及根据当前医务人员伤害事件频繁的现实情况,深入探讨医疗行业应如何保护医生权益等问题。曾任台湾台北市卫生局局长的张珩表示:随着经济日益增长,现阶段医疗水平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医疗品质的需求,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台湾财团法人医院评鉴暨医疗质量策进会董事长 张珩
中国大陆现阶段医疗发展道路 与90年代的台湾相仿
张珩表示,以前台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有医生看病就会心存感激,然而到了台湾的80、90年代,经济已经成长到一定阶段,而经济成长的快速跟人们对医疗质量的期待有落差,从而导致了医疗纠纷频发不止。台湾在1978年做结构性评监,1989年到1999年做以结构为中心的评监,1999年以后做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性评监。现在,中国大陆想从结构性评监直接跨步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评监,一步到位的难度很高。但是这个部分一定要做,因为中国医院发展医疗评审是必经之路。同时,张珩认为中国医院医疗评审应该从“四面”入手。分别是:财务面、经营面、服务面、医病关系面。这“四面”是紧密联系的。他表示,医疗失误是医疗纠纷中的最大问题,这个医疗失误每年造成120亿的无效医疗支出,而如果我们用120亿去提升医疗品质,不仅可以减少医疗纠纷,还能够减少无效医疗支出经费。
解决医疗纠纷关键在于标准、评审和法律的裁判
张珩认为,发生医疗纠纷,应该交由医疗纠纷审议委员会解决。其中关键的三个环节是,有一个标准,有一个评审,还有一个法律的裁判。
第一就是做出这个标准。比如,心肌梗塞的病人到医院做扩张,要求90分钟以内完成,这就是医学中心的标准。第二就是做出评审,在病人还没有到医院前就开始对整个体系进行评审。如病人进入医院后有90分钟的心脏球囊扩张时间,台湾有84.5%的医院都能够在25分钟之内对患者进行治疗,而美国仅有5.5%能够做到。这说明台湾的医疗以病人为中心,不管是移植、癌症,患者存活率都是高于世界,并且得到大众的认可,这就是评审的驱动力。第三就是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要充分利用医院的医疗纠纷办来调解问题。如调处无效就上呈到法院,等待法院的鉴定结果。
张珩表示:只有医疗品质提升了,老百姓对医院的需求才能够得到满足,从而建立良好的易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