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需综合管理

  

李光伟

  中国糖尿病现状不容乐观

  据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光伟介绍,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为3.66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至5.52亿,而在10个糖尿病患病人数最高的国家中,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跃居第一位。李光伟还引用了一组严格实验所得的数据,这组数据显示成年人群的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估计为11.6%,诊断率只有3.4%;男性发病率为12.1%,女性为11.0%,且只有25.8%接受了治疗,而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只有39.7%的人的血糖得到了适当的控制。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项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全因死亡的40.4%。糖尿病会使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2~4倍,使大血管病变更严重、更广泛、预后更差、发病年龄更早。6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在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13%有脑卒中病史,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也就是说:心血管疾病是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就使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整体风险水平、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成为2型糖尿病防治的主要目标。

  任何能减少能量摄入的饮食均应推荐

  2013ESC/EASD指南生活方式干预在治疗糖尿病的推荐中,明确指出遵循结构化的戒烟指导适用于所有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患者,在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糖尿病控制中,总脂肪摄入应<35%,饱和脂肪10%,单不饱和脂肪酸>10%总能量,而膳食纤维的摄入应>40g/d(或20g/1000Kcal/d)。每周≥150min的中度或剧烈运动,以预防和控制T2DM及预防糖尿病的CVD风险,且最好是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相结合。

  李光伟还特别强调,任何能减少能量摄入的饮食均应推荐,以减轻糖尿病超重。

  选择糖尿病治疗药物应警惕低血糖发生

  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选择降糖药物时应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特别应努力避免降糖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以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降糖药,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和对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抑制作用都是葡萄糖依赖的,因此单用或与本身不会引起低血糖发生增加的降糖药物联用并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虽然临床应用时间还不长,但是新型的降糖药物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基础和临床数据,有大量大型临床试验正在探索他们的心血管安全性及获益。

  最后,李光伟表示糖尿病患者除代谢异常外,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吸烟等均为心血管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控制血糖达标,还应积极控制血压达标和血脂达标,而当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要兼顾药物的降压疗效、对糖代谢的影响和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2013-10-13 01:27:33浏览1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