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李凌:大多数急性心衰是因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222222222222222222222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李凌教授

  急性心衰预后差,死亡率高

  据李凌介绍,心力衰竭就是因为心脏结构或功能受损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受损,心脏不能有效传递氧,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临床上典型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气短、疲乏、运动后恢复时间长、踝部水肿等。体征上主要是颈静脉压升高、心尖搏动移位、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而急性心衰就是快速发生的心衰,或者心衰症状体征的改变,危害生命需要紧急治疗。其典型表现通常是肺淤血,某些患者可能有心脏排出量减少和组织低灌注。

  每年心衰的总发病率为0.23%~0.27%,且急性心衰预后很差,住院病死率为4%~12%,高危患者的院内病死率高达20%~25%,3年和5年病死率分别高达30%和60%,急性肺水肿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为12%,1年内病死率达30%。

  急性失代偿心衰多见于老年人,约一半为女性,约一半患者为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大多数患者有淤血或容量超负荷的证据。急性心衰患者大多数有慢性心衰病史,并非新发生的心力衰竭,也就是说大多数急性心衰是因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急性心衰发作原因

  急性心衰常见原因有以下三点:

  1.由于周围和肺动脉高压导致后负荷增加;

  2.由于容量过度或液体潴留使前负荷增加

  3.高排出量状态下的循环衰竭,如心肌梗死贫血或甲状腺毒性。

  急性心衰患者常有高血压心衰、急性失代偿慢性心衰、右心心衰、心源性休克、肺水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和心衰表现之一,可出现或不出现肺水肿。

  急性心衰的治疗选药先关注血压

  急性心衰的治疗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就是立即治疗症状,通过ED、ICU、CCU的治疗,重建氧合,改善器官灌注和血液动力学,限制心脏和肾脏损害,预防血栓栓塞。其次就是中期治疗,稳定患者,规范治疗步骤,开展适当的药物治疗,对某些患者考虑器械治疗,确定病因和相关疾病,最大程度减少住院时间。最后就是长期和出院前处理,计划随诊步骤,教育和开始适当改善生活类型,预防早期再住院,改善症状、生命质量和存活率。

  李凌表示,在急性心衰的保守治疗上,需要检测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包括心率、动脉收缩压、PCWP和心脏排出量。纠正酸中毒、低氧血症、电解质平衡紊乱、心律失常、疼痛和支气管痉挛。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

  吗啡主张用于严重的急性心衰患者,尤其是有烦躁、呼吸困难或胸痛的患者,建议3~5mg分次静脉推入。而对于恶心呕吐的病人,则可以选择止吐药。袢利尿剂主张用于有继发性水肿和容量超负荷的患者,但是有严重低血压的患者不主张使用。

  李凌特意提到,如果急性心衰早期阶段无有症状的低血压、SBP<90mmHg和栓塞性瓣膜疾病时,主张早期使用。比如静脉内使用硝酸酯类和硝普钠,这些药物可降低SBP,减少左心、右心充盈压和周围血管阻力,改善呼吸困难。

2013-10-12 02:26:42浏览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