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叫停医师“走穴”或因权力无穴可走

举报/反馈
2013-09-24 09:02:17东北新闻网

  今年7月底,深圳市卫人委将《深圳市医师多点自由执业实施细则》上报省卫生厅,该政策打破了医师执业地点不超过3个及须经所在医疗机构允许的限制。昨日有消息称,广东省卫生厅同意在深圳试点多点自由执业后,深圳方面赶在发文前忽然撤销了该方案。

  事实上,深圳市这项允许公立医院执业医师自由“走穴”的改革方案,并没有进入实际实施,无论所设想的“好处”还是由此所给公立医院带来的弊端,都没有实质体现,但有一点显而易见,在各项保障和约束制度均缺乏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无论进行改革的步子是大是小,都会造成一定的“阵痛”,而公立医院执业医生自由“走穴”,注定会损害所在公立医院的利益,但细分析一下,原因似乎还远非如此。

  显然,让公立医院执业医生自由到其他公立或民营医院“走穴”,这如当地官方所分析的那样,一方面患者可以不用到大医院排队就能看到名医,二是让市场为医生定价,促进医生通过提高医疗技术,赚取更多合法利益。另外,以笔者看来,对改善医院普遍存在的以药养医、过度医疗、重复检查等,以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为患者节约诊疗费用等诸多方面都有益处,但弊端显然也有很多。

  能够有资格自由“走穴”的公立医院执业医师,并能够被很多民营医院争抢的“香饽饽”,必然本身就是公立医院的业务骨干,甚至不乏是公立医院的“台柱子”,在公立医院的岗位上,由于受到体制制度的制约,他们的付出与公立医院所给予的回报难成比例,而依靠某些“灰色收入”既有风险又不稳定,他们能在公立医院站住脚,其中也有很多民营医院所不具备的因素,诸如设备资源方面,福利保障方面,业务研究方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业务骨干,大多都或明或暗的兼职地方某些领导干部的“私人医生”,承担医院内部业务和外部“公关”的双重角色,如果允许这些业务骨干自由合法“走穴”,对公立医院而言则注定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这一方案在官方征求意见时,遭到各大公立医院“激烈反对”,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排除这些“主观因素”之外,客观上而言,允许公立医院执业医生自由“走穴”,我们还面临很多制度空白,公立医院执业医生的高业务素质,固然有自身的努力,但与公立医院各种资源的提供和培养锻炼也是密不可分,医生到民营医院或小型公立医院“走穴”,除了所在医院担心不能“随叫随到”之外,很可能还会趁机“挪用”本医院的设备资源,尤其让所在医院最不放心的是,出于个人利益权衡,不可避免会造成某些走穴医生会带走本属所在医院的“患者资源”,另外,“走穴”医生所在公立医院与走穴对象医院的收益如何“分成”,如何有效监督等等都缺乏足够的制度保证,从利益的角度看,灵活机动的民营医院对公立医院医生的走穴势必会次“拥抱”态度,因为这一改革对于很多民营医院而言,几乎就是给他们“送钱”。

  确实,深圳市计划实施的这项允许公立医院执业医师自由“走穴”的改革方案,着实有些“操之过急”,缺乏周密细致的考虑,应当说允许执业医师自由“走穴”,着实能让某些既得利益群体“无穴可走”,是今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但必须要有完善的法规制度保障为前提,否则,不但会欲速而不达,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使得改革陷入迷途,尤其是这项改革除了对民营医院和老百姓患者有益之外,从根本上撼动了体制内医院和某些官员及各方面既得利益的“奶酪”,这些人为及客观因素障碍形成的壁垒不消除,强行推进可能更会“添乱”,由此来看,深圳市官方允许公立医院执业医师自由“走穴”的改革思路没有问题,方向也正确,叫停应视为权宜之计,官方需要做的是如何制定周密细致的方案,先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开始,最终摸索出一条既让医生自由“走穴”,又能实现“走穴”医生、公立、民营医院,百姓患者和政府等“多赢”的路子,再行全面推开。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