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川农大:苹果炒豆腐。
今年9月,小佳成为了四川农业大学的一名新生,怀揣着对大学的向往,“第一件新事物就闪瞎了我的眼,食堂居然有苹果炒豆腐这样的奇葩菜!”“四川农业大学报”官方微博吐槽证实,川农食堂确实有苹果炒豆腐,“还是阿姨的配方,绝无妈妈的味道!”
无独有偶,西南科技大学也在新学期推出“新式”菜品—西瓜瓤加圣女果炒肉,高校食堂又引一阵沸腾。
食堂爱创新
为什么高校食堂的大厨们敢想敢做?
“因为高校没有限制食堂师傅必须做什么菜。”
西南科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总公司饮食中心的杨老师告诉记者,食堂推新菜,首先考虑学生是否喜欢,而不是什么菜系,并没有严格的菜谱。“为了满足学生们的需求,我们也鼓励厨师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何况大学本就是一个需要创新和想象的地方,学校无需过多地限制。”
川农大杏苑餐厅的厨房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苹果炒豆腐”的说法不准确,“应该是苹果烧豆腐。其实苹果用得很少,大部分还是豆腐,就是想尝试一下新菜品。”刚开始想用苹果入菜时,也有人提出异议,但后来大家发现,“苹果和地瓜都是甜甜脆脆的,地瓜可以炒,苹果也可以试一试。” 推行有难度 “咸中带甜,甜中有酸!还是阿姨的配方,绝无妈妈的味道!”川农大食堂师傅精心创意的苹果炒豆腐,却遭到了学生的吐槽。小佳说:“苹果本来挺好吃,但是混着油盐,一时间味蕾接受不了。”
推出不到一周,西南科技大学的西瓜瓤加圣女果炒肉也下架了,“个别追求新颖的学生比较喜欢,但大多数学生不太接受。”
成都市某粤菜餐厅主厨张德兴告诉记者,水果入菜其实并不离奇,“西餐中常见水果入菜,最典型的就是沙拉。但中餐重在煎炒烹煮,水果入菜更讲究。”水果与一般食材不能随便混搭,要考虑水果的口感和烹饪的方法,“雪梨炒花枝片、菠萝炒鱼片、火龙果炒鳝球、苹果咖喱鸡等都是比较成熟的水果菜肴。”
混搭不科学
“随便混搭会不会对身体伤害?吃坏肚子怎么办?”
对此,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咏涛说:“水果入菜吃的只是形态和口感,没有营养价值。”高温烹饪会破坏水果富含的维生素,导致失去营养价值。杨咏涛并不鼓励水果入菜,“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使得人们很难通过绿色蔬菜摄取维生素,蔬菜的维生素在烹饪加工过程中流失了。水果成为我们摄取维生素的重要途径,不应该再被推广来入菜。”
互动话题
高校食堂奇葩菜
在八大菜系之外,当代中国还有一个分布最广、食客最多的“第九大菜系”—食堂菜。无论是在高校食堂、机关食堂,还是公司食堂,你还见识过哪些高洋上的极品菜谱?戳中笑穴的点餐方式?跌破眼镜的菜品价格?有食堂的地方就有人,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来吧,一起来八一八那些男默女泪的食堂故事吧!
只因禽流感,菠萝炒番茄
江西科技师大:菠萝炒苹果为了在味道、形状、色彩几个方面达到和谐,食堂师傅“保守”决定水果(菠萝)配水果(苹果)。
湖北经济学院:菠萝炒番茄在预防禽流感的艰苦形势下,为了满足同学们对番茄炒蛋的思念,食堂师傅用色彩近似的菠萝代替鸡蛋。
福建师大:月饼炒辣椒要烘托中秋气氛,月饼却多年不被同学待见,食堂师傅于是变着法加工月饼,尝试炒一炒,也许能博同学欢心。
武汉大学:爆炒妙脆角妙脆角的广告引起了食堂师傅的注意,揣测同学们爱吃零食,把零食变成菜,吃饭会更积极。
华东师大:玉米炒葡萄食堂师傅选用的玉米是水果玉米,水果玉米有果味,再搭配真正的水果,师傅觉得有创意又不冲味。
重庆大学:西瓜梨子炒肉食堂解释:刚好剩这两种食材,就和肉丝炒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媛莉实习生袁芳图据网络
网络热评
@陈佳佳:华东师范大学发的月饼有梅干菜扣肉味儿?
@大狗狗的小芽芽:我以为我们的黄瓜炒草莓已经很奇葩了,还有炒木耳银耳,亲!
@该用户不存在吗:丝瓜炒油条……接受不能。
@潇洒骑士不潇洒:不好吃,吃完就拉肚子,明显是炒作啊!
@斯南:西瓜炒鸡柳,好吃有营养……这是南林大新食堂一楼的奇葩菜
河南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河南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全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吴忠市利通区民族街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固始县蓼北路104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东大街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市渝北区建设路卫生村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邹平县齐东路8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贵州省贵阳南明区博爱路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