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杨联亮:单体药店如何在连锁药店竞争中突围?

  近来,随着国内药品零售连锁巨头的急速扩张、国外药品零售大鳄的抢滩登陆以及GSP认证在即,全国各地一些单体药店相继关门倒闭。资金、人才、货源、储运等方面都缺乏竞争优势的单体药店似乎已陷入困境,如何突围?39健康网就诸如此类问题采访了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杨联亮。

杨联亮1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 杨联亮

  单体药店和连锁药店相比,从成本而言,成本的合理掌控对于零售药店的经营来说至关重要,一般单体零售药店的成本主要体现在药品进价、房租以及人力水电方面,能自由做严格约束的空间很少,这决定了单体药店很难获得发展壮大的空间。但单体药店也拥有一个优势,即顾客的回访率较高——一般单体药店都建立在小区附近甚至小区内,居民有用药需求时通常会就近选择药店;而单体店与顾客的有效沟通更容易,也能拉近双方的距离,对巩固客源颇有帮助。这也可以视为单体药店较为明显的发展优势。

  通常情况下,连锁药店相比单体药店的优势,在于其规模化效应可确保药品采购的进价谈判话语权,所有店面联合进行集中采购,在进价上极具优势,这也是连锁药店敢打平价招牌的底气。因此,连锁药店规模越大,在药品进价上的成本控制也就越具优势。不过,随之而来的麻烦则是,规模越大管理成本越高。

  杨联亮认为,相比连锁药店,单体药店自身具有一定优势。单体药店的服务者通常就是药店老板本人,人员流动性小,更能持续为消费者提供药学服务;而连锁药店的店员店长流动性较大,在为消费者提供药学服务方面很难持续。另外,连锁药店商品实行总部统一配送,商品差异化特性很难实现,单体药店则能根据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商品结构。不过,目前我国的单体药店也存在店面陈旧、营销欠缺、采购处于劣势、产品难以实现规模化等问题。单体药店分会就是要在这些方面帮助单体药店实现提升,推进其连锁化进程。

  截至目前,我国单体药店数量达27.7万家,占全国42.3万家药店门店总量的65.6%,数量庞大的单体药店从进货渠道、议价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均不如大连锁,如何降低流通成本,成了单体药店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杨联亮认为,可以考虑成立省、县二级联盟组织,主要作用是巩固县级及以下市场,引导药店加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实施联采活动吸引工业关注单体药店联盟。零售终端的市场争夺,注定是群体作战,而非单打独斗。单体药店联盟主要从门面改善、品类完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吸引客户;联盟则可以成为这些单店依靠的力量:统一采购、降低进货成本,为成员提供服务技能教育,使单体药店得到最到位的支持。

2013-08-15 00:55:31浏览21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