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福利院回应称“7名儿童被冻死”系因病死亡

  昨天(1日)下午,十堰市民政局回应称,经初步调查,该网帖内容与事实不符,儿童不是冻死的,而是因病致死。

  最近几天,在各大网络社区出现的一篇名为《谁在虐待孤残儿童》的帖子中,爆料人指称,2012年冬天,7名儿童在湖北十堰市儿童福利院被活活冻死。爆料人称在2月23日下午,他前往十堰市儿童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孩子,进入室内感到非常寒冷,并了解到该院连最冷的三九天也从未供应一次暖气。爆料人转述该院一位阿姨的话说:“2012年冬天已经冻死了7个小孩,每个孩子临死前,手脚都是冻得稀烂。”十堰市儿童福利院真有七个孩子在2012年冬天死亡吗?孩子们真是被冻死的吗?福利院副院长刘敏否认了网帖内容的真实性,但她不愿意公布更多的细节。

  刘敏:冻死是不存在的,你们所看到的这些事件,随后将有新闻发言人向你们解答。我们也是正在配合调查组。

  2月26日,十堰市迅速组织调查组进入福利院,经初步调查,孩子的死亡原因并非如此。调查组成员之一,十堰市民政局纪委书记邢德广介绍了相关情况。

  刑德广:根据儿童福利院相关档案,其中有4个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一个孩子是严重脑瘫,因癫痫致死;第六个孩子是危产期婴儿,同时他还伴有先天性肛门封闭;第七个孩子属于严重早产儿,体重只有2公斤,他的生命体征当时送到福利院已经极度不正常。从死亡原因上,他们完全不属于冻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病致死。

  根据档案记载,有两个儿童死于2012年10月,并不是如网帖所说全部死于冬季。十堰市民政局党办主任陈天华表示,孩子们死亡的地点也并不都是在福利院。

  陈天华:有的小孩死亡在抢救途中,有的死亡在抢救现场,有的在福利院医务室,在救治的过程中死亡的,地点也是不同的。抢救过程、病情诊断、处置结果,都有一套规范完整的记录,有据可查的。

  据了解,十堰市儿童福利院于2012年9月搬入新址。对于爆料人说的福利院“三九天也从不供应一次暖气”,十堰市民政局党办主任陈天华认为有些偏颇。

  陈天华:儿童福利院是新近竣工的一所设施比较齐备、功能比较完善的儿童福利机构,装有中央空调,并且每个房间都有供暖设施。据我了解,他们规定气温低于12度时就供暖了,优先保证孤儿生活区、活动区。当天没开空调,是因为最高气温大概在16-17度左右。

  那么,十堰市儿童福利院的工作究竟是否有疏忽?是否有虐待儿童的现象发生? 目前,湖北省民政厅及十堰市相关部门已组织联合调查组进入十堰市儿童福利院,对其日常工作进行全面调查。

  十堰市政府副秘书长刘玉松:我们有明确态度,一旦调查结果出来,尽早尽快对外发布。涉及到谁,那就肯定严肃处理谁。

  昨天湖北十堰市委宣传部公布的细节中说,7名儿童都是弃婴,而且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孤儿特别是患病的孤儿得到有效的救助和治疗呢?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接受专访时表示,只要生命尚存一息,就应给予全力的救治。

  詹成付:怎样与医院结合,让他们得到精心护理,在人力可及医疗可及的范围,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还需要地方政府有足够财力,儿童福利院要与有关医院进行很好的配合。

  重病儿童的医疗花费单纯依靠福利院本身则是不现实的,詹成付表示可将孤儿及时纳入医保体系,解决看病经费问题。

  詹成付:将孤儿及时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疗等制度,解决看病经费问题。同时应该将符合规定的残疾孤儿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并不断提高待遇水平。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社会慈善组织应当为孤儿投保意外伤害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作为补充。

  同时,詹成付表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应当加强对儿童福利机构预防工作的指导,及时调查机构内的传染病疫情。

  詹成付:鼓励支持医疗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减免孤儿的医疗费用,使儿童福利院的孤儿的医疗康复真正得到保障,尽可能降低不该发生的死亡事故。

2013-03-02 09:26:55浏览23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布洛芬混悬液隔是什么药
布洛芬混悬液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它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引发发烧、疼痛和炎症的物质,从而发挥药效。详细来说,布洛芬混悬液主要用于治疗轻至中度的疼痛,包括但不限于头痛、关节痛、牙痛以及肌肉痛等。这些疼痛症状往往由炎症、损伤或过度使用肌肉和关节等因素引起。此外,布洛芬混悬液还能有效缓解由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引起的发热症状。其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解热、镇痛和抗炎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混悬液的剂型为悬浮液,这使得它更容易被儿童和吞咽困难者所接受。在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症状严重程度来调整剂量。对于儿童患者,尤其需要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使用,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布洛芬混悬液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头痛、眩晕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在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应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时使用,以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布洛芬混悬液开封后可保存多久
布洛芬混悬液开封后的保存期限大致在1周至3个月之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为了确保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应严格遵守储存条件和使用规定,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布洛芬混悬液开封后的保质期通常不超过1至3个月。在较为凉爽且储存条件理想的情况下,即温度控制在20℃以下,且药品被遮光、密闭保存,开封后的布洛芬混悬液可能可以保存接近3个月的时间。然而,在室温较高或储存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如药品暴露在直射阳光下或未能紧密封闭,其保存时间可能会大大缩短,可能仅在数天至1周左右。这是因为高温和不良储存条件会加速药品的变质过程,包括细菌滋生和药效降低。除了储存条件和时间因素外,布洛芬混悬液开封后的保存期限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药品在开封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如空气中的微生物、灰尘等,这些污染物可能加速药品的变质。此外,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密封性能也会影响其保存期限。如果包装材料不佳或密封性能不足,药品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缩短保存时间。为了确保布洛芬混悬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建议患者在开封后尽快使用,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储存。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药品的性状,如出现沉淀、变色、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同时,为了更好地掌握药品的保存情况,建议在开封后在药盒或瓶身上记录开封日期,以便在有效期内合理使用药品。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布洛芬混悬液非要发烧超过38.5摄氏度才能吃吗
并非只有发烧超过38.5℃才能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的使用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体温数值只是其中之一。布洛芬混悬液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其解热原理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降温效果。在决定是否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时,除了关注体温,患者的整体症状及感受同样重要。例如,有些患者体温虽未达到38.5℃,但已出现明显的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与休息,此时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不仅可缓解发热,还能减轻身体疼痛,提升患者舒适度,有助于身体恢复。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用药标准也并非完全以38.5℃为界。其中,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发热时更易出现惊厥等并发症。因此,当儿童体温达到38℃左右,若同时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以预防惊厥发生,控制体温上升趋势。此外,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发热的耐受性较差,即使体温未超38.5℃,长时间处于低热状态也可能加重心脏、肺部等器官负担。若老年人同时出现发热并伴有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时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改善身体状况。若考虑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务必先咨询医生或药师。详细告知其自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患有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因为这些病症可能影响药物使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体温及症状变化,若服用后体温不降或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吃了布洛芬混悬液多久能喝水
通常情况下,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后,建议间隔30分钟左右再喝水,但是该时间并非绝对,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服药后的实际反应来调整。布洛芬混悬液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进入体内后需要一定的时间被胃肠道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药效。如果在服药后立即大量饮水,可能会稀释胃液中的药物浓度,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效率。因此,为了确保药物能够在体内充分吸收并发挥最佳疗效,一般建议服药后间隔30分钟左右再喝水。这样既可以保证药物已经被胃肠道初步吸收,又不会因为过早饮水而稀释药物浓度。然而,这个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例如,如果患者服药后感觉十分口渴,难以忍受,那么可以适当喝水以缓解口渴感。但建议控制饮水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影响药效。此外,患者的身体状况、新陈代谢速度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服药后喝水的具体时间。因此,在把握喝水时间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时间因素外,喝水的方式和温度同样需要注意。一般建议饮用温开水,避免喝过冷或过热的水刺激消化道,引起胃肠道不适。同时,饮水量也要适中,一般建议饮用200-300毫升,以免水分摄入过多而引起不适。此外,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服药后反应,如果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