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国控烟规划:全国公共场所或将全面禁烟

  控烟与反控烟胶着纠缠,此涨彼消,构成了2012年这一年全球控烟在激烈斗争环境中艰难前行的复杂景观,也造成中国控烟许多需要制定或修改的控烟法规迟迟不能进行;许多行之有效的控烟措施呼吁多于行动,争论多于措施;而已经被国际科学界根本否定的所谓“降焦减害”,在中国仍旧被烟草业当作旗帜挥舞,误导民众。

  在2012年12月25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2012《中国控烟观察报告》发布会上,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向与会媒体介绍了日前由工信部、质检总局发布的《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

  据他介绍,《规划》中虽然着重提到了要在全国范围内公共场所将全面实施禁烟、影视剧中不得出现烟草的品牌标识和相关内容,不得出现违规吸烟镜头等相对严厉的控烟条款,但依然未按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在烟包上印制吸烟导致严重危害的警示图形。

  在该发布会上,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功焕等控烟专家还从多个角度解析了目前中国控烟的发展和困难。

  中国烟草业的营销大骗局

  这一大骗局包括三个相互配合的组成部分:

  1.否认烟草使用对健康的严重危害

  否定吸烟危害的科学证据:今年5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首次发布了《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申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已知的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会引发机体内关键基因突变,正常生长控制机制失调,终极导致细胞癌变和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报告》还指出吸食烟草和暴露于二手烟可能导致许多心脑血管疾患、肺功能疾患、糖尿病等致命的疾患,尽早戒烟可以避免或减轻这些健康风险。而中国烟草业至今坚持“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如下观点:“烟草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反对那种不科学的、偏激的、推断式的、危言耸听的反吸烟宣传及其做法”。

  反对警示图形印上卷烟包装:

  目前,使用和决定使用图形警示的国家与地区共有63个。这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国家,覆盖的人口已达世界人口的40%以上。在卷烟包装上印制警示图形已成世界潮流,图形警示的有效,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但中国烟草业却坚持反对。《报告》认为,警示图形之所以难于印上中国的卷烟包装,是中国烟草业害怕公众知晓烟草危害后,影响卷烟的营销,尤其是那些将给烟草业带来滚滚财源的高价卷烟和所谓“中式卷烟”的营销。

  2.骗取科学桂冠

  《2012年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着重分析了今年发生的“烟草院士”和“烟草科技评奖”两起风波,揭露了烟草业营销谋略。

  同科学结论大唱对台戏

  卫生部的《报告》指出,没有什么低害或安全的卷烟。有充分证据说明,相比吸普通卷烟,吸“低焦卷烟”并不会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中草药卷烟”与普通卷烟一样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烟草业设计和推出所谓“低焦油”、“低危害”卷烟,并加进中草药等添加物的目的在于增加卷烟的吸引力,从而诱导吸烟或削弱吸烟者戒烟的意愿。但烟草业却不断宣传他们研制“低焦低害”卷烟,甚至什么“安全”、“有益健康”卷烟的“梦想”。

  “烟草院士风波”

  2011年12月13日,中国工程院对外发布了54名新增院士名单,中国郑州烟草研究院的谢剑平先生因其所谓对中国烟草业“降焦减害”的“重大贡献”而厕身其中。这件事,引起了社会,特别是科学界和卫生界广泛的质疑,百位院士联名致函工程院,质疑并要求复议谢剑平入选院士的资格。中国工程院主席团会议作出决议,对谢剑平“劝退”,但是半年过去了,既未闻谢剑平本人请辞,也未见工程院调查组的报告,是什么力量在顶着,而置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界、乃至中国政府的声誉于不顾?看来事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烟草院士风波”仍是一桩未了悬案。

  “烟草科技评奖风波”

  2012年3月23日,科技部网站公示,由国家烟草专卖局(即中国烟草总公司)推荐的“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经科技部形式审查通过,将角逐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一项目的主持人是几家烟草集团的“老总”。此事同样引起科技界、新闻界激烈的反对与质疑。质疑文章直言烟草评奖违反《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精神、违反国家有关法规。30位院士联名写信,反对“中式卷烟”入围科技奖,直言:“以添加香料来诱惑人们吸烟的项目通过形式审查,是烟草行业中的利益群体对科学道德和良知的挑战。”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发问:“为什么所谓的烟草科研在我国还能获得有关奖项?为什么‘低焦油等于低危害’之类的说法大行其道,甚至成为烟草公司推销产品安全性的理由?国际上大量研究已经证明这都是伪科学。”

  在一片质疑声中,烟草专卖局宣称撤回申请,不再参评。

  背后的阴谋

  本《报告》指出:烟草使用所致的巨大危害,决定了烟草业不可能长盛不衰。于是,他们需要制造假象——似乎他们可以生产一种新型卷烟,大大减少烟草的危害,以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其口号就是“降焦减害”或“减害降焦”为制造这一骗局,中国烟草业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的光环。“烟草院士”和“烟草科技评奖”的运作,前者是为“降焦减害”骗取科学界的“背书”;“烟草科技评奖”则是为“中式卷烟”寻求政府科技部门的“背书”。如果这两件事得遂所愿,烟草业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打着中国科学界和中国科技主管部门的“确认”,欺骗、忽悠老百姓,大肆推销他们的烟草骗局了。

  3.疯狂的烟草促销

  这是营销骗局的最后一环。

  黑老虎登场

  2012年6月26日有媒体报道,江西中烟公司公然在江西电视、报纸上发布“黑老虎”卷烟广告,并拟在全省100多个市县举办“金圣‘黑老虎’体验主题公园活动”。这项活动包括征集金圣黑老虎卷烟“广告语”,派发品吸烟,促销所谓“新品低害”卷烟等内容。中国控烟协会向工商管理总局举报此事涉嫌违法,经工商管理部门查处,制止了江西中烟准备在全省开展的100场黑老虎卷烟落地推广活动,并对违法烟草广告及促销行为依照有关条例进行经济处罚。

  不是孤立事件

  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在上海,在江苏,在福建,在吉林,在云南,在许多省市的许多地方都有同样性质的烟草促销活动,采取的手段都是广告+促销+品吸。促销的品牌涉及长白山、大中华、红双喜、娇子、红塔山、七匹狼、黑老虎等多个所谓“低焦低害”的新品牌。举办者称,这样做是“顺应国家局上水平的需要”,是“培育品牌的需要”,是“烟草人努力推进降焦减害工作的体现”,是“责任烟草的具体体现”。足见这是烟草业精心策划的一次新品卷烟大范围的促销活动。

  4.大骗局是这样构成的

  以否定烟草使用严重危害为前提,制造“低害卷烟”的幻梦;以“烟草院士”和“烟草科技评奖”为后续,骗取“科学桂冠”,以便用“科学”的名义销售所谓“低害卷烟”的虚假“概念”;通过广泛的新品卷烟促销活动,打开“低害卷烟”的市场。

  如果不是卫生部《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发布在前,“烟草院士”和“烟草科技”骗局搁浅在后,新品营销又遭查处,这个环环紧扣的烟草营销大骗局一旦得逞,中国的控烟必将遭受极大的挫折。

  推进控烟的五点期望

  本报告从民间视角提出2013年控烟的五点期望:

  一要加快制定国家层面的控烟法律,首先是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实行全面禁烟的法律,着眼于保护大多数非吸烟者免遭烟草危害;

  二要禁止中国烟草业继续玩弄“降焦减害”、“中式卷烟”的骗局;

  三要禁绝一切公务用烟和烟草贿赂;

  四要尽快在所有卷烟包装印上图形警示标识;

  五要提高官员认识。

  控烟是一件长期而且艰难的工作,如果没有各级政府和全体官员的认同,将难于推行。建议各级党校和干部培训工作,开设控烟专题讲座。

2012-12-25 17:04:32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哮喘的特效药是什么
哮喘的特效药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白三烯调节剂及抗组胺药物等。哮喘是一种发生在气道部位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常表现出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1、支气管扩张剂:此类药物常见有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这类药物能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作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迅速扩张支气管;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为抗胆碱药,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引起的支气管收缩,达到缓解哮喘的目的。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是临床上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之一。其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哮喘症状。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3、白三烯调节剂:常见有孟鲁司特钠片等。该药物可帮助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患者出现的咳嗽、喘息等症状。其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4、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如果哮喘是由过敏原刺激引起的,抗组胺药物可通过阻止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哮喘的治疗并非单一药物可以完成,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此外,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购药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防寒保暖,以减少哮喘的发作。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治疗哮喘用哪些药好
治疗哮喘效果较好的药物主要包括布地奈德、泼尼松、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建议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会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布地奈德:此药主要通过雾化吸入,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和缓解呼吸道痉挛的作用,能够迅速改善哮喘症状。作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吸入剂是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患者临床控制率达到较高水平。但需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合理的应用容易导致患者免疫力失调,且停药之后哮喘可能会反复发作。2、泼尼松:泼尼松片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局部炎症和过敏反应,从而缓解喘息、气急等症状。然而,泼尼松片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胃肠道不适等,且需要口服,胃肠道吸收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及时缓解哮喘症状,因此通常不作为首选药物。3、沙丁胺醇:沙丁胺醇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药物。其通过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能够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之一。沙丁胺醇通常以吸入或口服的方式给药,吸入给药起效迅速。但长期使用沙丁胺醇可能会导致耐受性增加,因此需遵医嘱规范用药。4、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其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减少气道平滑肌收缩,从而扩张气道,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异丙托溴铵还可以抑制副交感神经对气道平滑肌的作用,减少气道分泌物的分泌,降低气道阻力。但异丙托溴铵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口干、头晕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针对哮喘的药物治疗,患者应充分了解药物性质,遵医嘱规范用药,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此外,哮喘的治疗还需结合避免过敏原、适当运动等其他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哮喘有办法治疗吗
9岁的明明最近总感觉身体不太舒服,经常咳嗽,尤其是在晚上和运动后,咳嗽症状会更加明显。咳嗽时还伴有喘息声,呼吸变得急促。一开始,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便给明明吃了些感冒药,可症状并没有缓解。渐渐地,症状加重,家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带明明去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专业检查,包括肺功能测试、支气管激发试验、过敏原筛查等,发现明明的FEV1/FVC比值为71%(9岁儿童的FEV1/FVC比值正常范围大约在85%-90%之间),提示存在明显的气道阻塞;而支气管激发试验时FEV1显著下降,从初始的1.8升降至1.4升,降幅超过20%,证实了明明的气道高反应性。综合判断下,医生确诊他患上了支气管哮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哮喘患者数量已高达3亿左右,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哮喘的患病率也不容乐观,约有4570万患者正遭受着哮喘带来的困扰。哮喘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诸多不适,如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和社交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哮喘的治疗现状】在过去几十年间,哮喘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早期简单的支气管扩张剂,到如今多种药物联合、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新兴治疗技术的不断涌现,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如今,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绝大多数哮喘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病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药物治疗】哮喘治疗药物分为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缓解药物用于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如喘息、气促、咳嗽等,在哮喘发作时按需使用。控制药物则是用于长期治疗,通过抗炎作用,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预防哮喘发作,需要遵医嘱规律使用。1、缓解药物①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是典型的SABA。这类药物起效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舒张气道平滑肌,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喘息症状,是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药物。②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异丙托溴铵属于SAMA,它通过阻断气道平滑肌上的胆碱能受体,使气道舒张。与SABA联合使用,能增强平喘效果,尤其适用于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哮喘患者。2、控制药物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这是哮喘治疗的基石药物,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ICS能从根源上抑制气道炎症,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它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预防哮喘发作。②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属于此类药物。这个药物主要作用于气道平滑肌,通过舒张平滑肌来缓解气道痉挛,作用持续时间长。通常与ICS联合使用,两者协同发挥抗炎和平喘的作用,能更好地控制哮喘症状。③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等是常用的白三烯调节剂,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对轻度哮喘患者、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疗效较好。【非药物治疗】1、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的哮喘患者,可采用脱敏治疗。通过定期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哮喘症状。一般需要持续3-5年,治疗效果通常在治疗开始后的第一年内逐渐显现。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诊。2、生物制剂治疗:近年来,生物制剂为哮喘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例如奥马珠单抗,它能特异性地结合体内的免疫球蛋白E(IgE),减少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进而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有效控制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病情。还有针对其他炎症介质的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等,也在特定哮喘患者群体中展现出良好疗效。【哮喘治疗的常见误区与应对】很多患者在治疗哮喘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1、症状缓解就停药:有些患者认为哮喘症状缓解后就可以停药,这是非常错误的。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即使症状消失,气道炎症依然存在,随意停药极易导致病情复发和加重。2、担心药物副作用不规范用药:还有患者担心长期使用药物会有副作用,从而自行减少药量或不规律用药。实际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药物的治疗作用远远大于副作用。应对这些误区,患者需要加强对哮喘疾病的认识,积极与医生沟通,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实用建议与注意事项】1、定期复诊:哮喘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一般每1-3个月一次,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复诊时需携带近期的用药记录、症状日记等,方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2、学会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大部分哮喘药物通过吸入装置给药,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是保证药物疗效的关键。患者应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吸入装置,如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器等,并定期清洗和更换吸入装置。3、注意环境因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和污染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香水等,减少对气道的刺激。在寒冷季节或花粉季节,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哮喘的症状都有哪些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其症状多样,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或咳嗽等。对于哮喘患者,建议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同时,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1、喘息:这是哮喘最为典型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呼吸时伴有明显的哮鸣声,就如同吹哨一般。这种声音在呼气时往往更为明显,且喘息的程度轻重不一。轻度喘息可能仅在剧烈运动或接触特定过敏原后出现,而严重的喘息则可能导致患者呼吸极度困难,甚至影响正常的说话和行动。2、胸闷:许多哮喘患者胸部会有压迫感、憋闷感。这种胸闷的感觉在哮喘发作初期可能就会出现,并且会随着发作的进展而持续存在。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情绪状态。3、咳嗽:咳嗽也是哮喘常见症状。咳嗽的性质多样,可为干咳,也可能伴有少量白色黏液痰。咳嗽在夜间或清晨常常会加重,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咳嗽,而无明显的喘息、气急等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可能是由于气道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神经反射引起的。在运动方面,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剧烈运动。此外,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规律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到医院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哮喘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的情况,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