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什么导致中国人“抑郁”

  物质至上?谁来关注中国民众的精神

    因为我国七八十年代经济才开始腾飞,因此人们更多关注物质方面的内容。直至今日,国民生活开始进入富足阶段,但精神方面却陷入空白,工作、生活压力、攀比等问题导致此方面的疾病开始严重化。而且,由于传统思想作祟,“神经病”、“精神病”等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因此抑郁及抑郁症等精神障碍问题不是被夸大,就是遭到忽略或者误解。

  抑郁症等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匮乏 以农村为甚

  抑郁症患者多属“正常人”,身体生病尚可打针吃药,精神上一旦遭遇抑郁,我国的个人和家庭普遍束手无策。尤其在农村等公共医疗的薄弱环节,由于医疗保障和社会支持的匮乏,我国农村人口中的自杀率为城市的三倍。城市白领患上抑郁症尚可以求助心理医生,在农村,农民看心理医生是不可想象的。

  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系统一直在致力于心理治疗和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并同时提高相关社会意识,1992年至1996年,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和英国全科医生医学院曾在英国发起了为期五年的击败抑郁运动,教育民众认识抑郁症。我国卫生体系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不够,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根据几年前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篇研究报告,中国仅有大约9200名心理医生;美国人口不足中国的四分之一,却有大约34500名心理医生和6万名心理学家。

  抑郁症患者制度保障匮乏 病人常遭歧视

  我国对抑郁症患者的制度性保障不足,因此,一旦患上抑郁症,即便患者本人不“讳疾忌医”,周围环境的不友善、职场歧视等,都会加重病人的病情,使他们的权益受损。如IBM前研发工程师袁毅鹏因患病遭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被称为“中国反抑郁症歧视第一案”,五年维权亦遭遇各种坎坷。

  我国劳动法规尚存在许多缺漏,因遭强迫工作、强迫加班等而抑郁的例子不少。此外,因抑郁症并未被列入职业病范畴,患病后用人单位表面上是“关心”抑郁症病人,实际上拒绝患者回到工作集体中,这种劳动保障条款的缺失让抑郁症患者找工难、请假看病难,都是现实中常见的情形。

  相关链接:国外抑郁预防现状

  法国企业采取措施消除雇员重压感:有些企业不惜花大钱以预防为主,建立“抗重压”中心。天天中午12点或者傍晚,工程师和秘书手提运动包走出办公室去做“健身操”:柔软体操,伸展四肢,肌肉锻炼。企业各班组每年制订一份计划,严格避免重压现象。一些企业还设立了“休息室”,室内摆饰优雅,四面墙壁上都画着棕榈树,光线柔和,内设躺椅、床垫,还有连环画,音乐爱好者也有自己的美妙天地。

  日本电报公司则对雇员进行定期检查。东京一电脑软件公司的老板每月花重金定时牵来憨态可掬的牧羊犬,让公司雇员放下手中的工作来逗弄牧羊犬,从而达到消除因工作紧张而带来的精神压力。

  英国的精神病医师正在尝试一种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医生给患者开的处方上面写的不是什么新药,而是几本书名。患者拿着它到图书馆里“照方抓书”,拿回家研读消化。

  在欧美一些国家,专家还经常告戒人们加入雨中散步的行列。雨中散步有很多晴日散步所不可相比的健身作用。一场毛毛细雨降落大地,可洗涤尘埃污物,净化空气、路面更清洁、空气更清新。此外,雨前残阳照射及细雨初降时,所产生的大量负离子享有“空中维生素”之称。

(责任编辑:陈韶鹏)

63
2012-07-09 14:01:27浏览17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