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抑郁不代表抑郁症 “宅”更易患病

  每个人都会有抑郁的情绪,但出现抑郁情绪不代表就是抑郁症。有抑郁倾向的人应多进行体育运动,可培养多种爱好取向、积极人生价值观,同时需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抑郁不等于抑郁症 积极调整心态的抑郁属于“亚健康”

  抑郁是特别正常的情绪,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遭遇比较大的压力,都可能会引发抑郁情绪,这些不是抑郁症。诊断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持续疲劳。如果情绪不佳等症状持续超过2周,并长期伴随失眠早醒、焦虑、不愿与人交际、自卑、思维迟缓、自责等症状,就应寻求专业帮助。

  亚健康患者虽然也表现为情绪低落、休息不好、全身无力等现象,但是患者的心态比较积极,会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自己的心态;真正抑郁症的患者情绪低落,抵抗治疗,总有自己是社会负担的想法,不想治疗,心里总想“离开这个世界”。

  工作容易引发抑郁 “宅”更易患抑郁症

  郁症的具体原因在医学领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目前主要可分为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抑郁症不是纯遗传病但有遗传倾向,抑郁患者超过半数以上有阳性家族史,亲友有这种病的人更加危险更加容易得病,这方面的例子有著名作家海明威、川端康成、张国荣等。

  其他人群,包括童年时期有不良生活经历的,还有生活压力特别大,生活环境特别恶劣,老年人,还有很多慢性躯体疾病的病人,天天宅在家里的人更容易得病。复旦大学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南京5个城市的工作人群调查结果表明,年轻的工作人群由于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等原因患抑郁症比例逐年上升。

  抑郁应如何处理?适当“自嘲”有助心理平衡

  2010年《中国部分城市抑郁症状调查报告》显示,患抑郁症的被调查者减轻抑郁症的主要方式,包括运动、饮食转移注意力、向亲友和心理医生求助、自我调节和希望减轻工作压力以调整身心。实际上,如果情况严重,到精神科求医并不可耻,港剧中的警察、医生等专业人士亦常有接受“精神科医生或心理专家”评估的剧情。

  每个人时时都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到难堪的状况,如果不懂调节情绪,容易让自己变得情绪低落,情绪甚至会因抑郁被逼向极端。实际上,此时不妨“自嘲”一番,但并非看轻自己,而是以此方式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避免受自己犯错或他人评价而在自我定位上乱了分寸。

2012-07-09 13:55:59浏览3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