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女见习生打麻醉剂自杀 女医生自杀事件再出

举报/反馈
2008-04-17 14:36:00

  两人同为“80后”,同被诸如“考证”等职场压力所纠缠,她们背后有着怎样相似的心理逻辑?

  昨日,有读者打入本报热线报料,不久前,成都市另外一家知名医院也发生过医务人员注射药物自杀事件。经过多方核实确认,死者今年25岁,也是一名“80后”。

  据了解,自杀者是女医生小陈,贵州人,今年2月底在她供职的某医院收集麻醉剂,并自行注射身亡。据死者的生前好友、同事安宁医生(化名)介绍,大约1年前,小陈到该院见习,并接受培训。因为家在外地,小陈只靠每个月的2000多元补贴维持生活。“她上次考医师证没过,我觉得很意外。”安宁说,在科室里,她的工作很认真,理论知识很强。平日她说话不多,但并不是很内向的人。出事前谁也没有发觉她有异常。

  “对我们来说,今年的医师证没考过,明年医院就不会发工资。”安宁称,事发前小陈曾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没过——“这意味着一年的工资会‘消失’,这对她是个很大的打击”;而且,就在她考试后不久,因为一些个人原因,男友和她分手了。安宁说,很多医务人员估计,是职场压力和感情挫折的双重折磨,导致了小陈的悲剧。

  该院一位知情的医生称,小陈死在家中,事发后急救车赶到现场时,“她的身体已经僵了。抢救无效。”关于小陈的后续处理,此后医院鲜有人提起,大家只知道,小陈来自贵州,家人已经把她的骨灰带回家。

  据了解,每年7月,很多学生会和小陈一样报名到大医院学习,但进入医院后却发现“大家做的是和住院医生同样的事情,也承担同样的风险,但收入却和一个普通陪护差不多。”“好像生活在一层夹缝里。”在医院见习的硕士研究生小赵说,这些人无例外是“80后”,且有一个巨大的压力:考证。

(责任编辑:郎成林)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