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媒体评论

重庆试行曝光在家吸烟者 媒体评论称很傻很天真

举报/反馈
2008-02-21 09:44:00

  吸烟,是这么一种行为:损人也不利己;制造家庭危机……这是所谓中国“反烟第一人”张跃所作的界定。而有吸烟就有戒烟,这道理跟有色狼就有女子防身术一样。CPI在上涨、看病贵看病难,这些构成了个人戒烟的现实理由。而且,经过舆论教化,吸烟尤其是当众吸烟成为一种不和国际接轨的严重“出轨”行为,有“蓄意谋杀”的恶评。如今,“无烟奥运”又为社会禁烟提供了崇高的理论基础:“重庆试点‘无烟小区’开设‘无烟家庭’,将曝光在家吸烟者”。

  中世纪的欧洲曾经大规模爆发瘟疫,人们无法理解,有人说要一边忏悔一边鞭笞自己,于是罗马全城鞭声大作、血肉横飞。这些行为在网络时代的我们看来,可以简单地斥之为“愚昧”。为了不让重庆烟民吞吐的“有害气体”熏到数千公里之外的奥运主会场,就要让“妻子督促丈夫、孩子监督老爸……今后再在家中吞云吐雾,其行为在小区公示栏内曝光”。又该如何评判?

  “阻断被动吸烟,保护不吸烟者不受侵害”,当然是一种很堂皇高尚的公共道德。在小区内动员反烟社会力量,把烟民的吸烟借口“一网打尽”——从宣传提倡公共道德的角度,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政府举措作为不大、效果不彰的情况下,贸然把“战火”烧到烟民家中去,我只能说这些行为“太天真太傻”。毕竟禁烟法还没出来,禁烟也不是禁毒。曝光在家吸烟者,不仅颠倒了问题的轻重缓急,也很有公权介入私权、公权力侵害个人隐私的违法嫌疑。

  自从著名的“夫妻家中看黄碟被抓事件”之后,政府无权干预诸如夫妻在自己家中看黄碟这种私人事务,已经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吸烟或戒烟,作为一种私人事务,特别是在自己家中的范畴中,如何取舍都是各人自己的事。正如那句被篡改的老话所说:幸福的婚姻个个相似,泡妞的路径人人不同。而不应该有公权力什么事。

  “无烟家庭”的问题,就更大了。家庭是人们安身立命的社会细胞。开设“无烟家庭”,等于公权力用自己的标准来调整家庭关系,宣扬某种公共道德(戒烟)可以凌驾于亲情之上。在公共道德与奥运概念相结合的强力干预下,假如“无烟家庭”的成员真的选择用“揭发”、“举报”这样将矛盾外化的方式,来解决是否戒烟这种原本可以在家庭内部通过沟通协商来解决的问题。那么传统的家庭秩序可能被打破,吸烟可能制造家庭危机,“无烟家庭”也会伤害伦理,危害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

  而我以为,更可担忧的不是试点“无烟小区”这种政府行为,而是公权力的执掌者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充满正当性、于公于私都是有好处的。我们不难推断,“无烟小区”、“无烟家庭”的横空出世,所谓“试点”,都是不需要经过将要介入这项很崇高的事业中的小区居民、业主委员会表决同意的,而是主导者一拍脑袋灵机一动就可以强力推行的。

  这种做法自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其历史脉络的。最近的例证要数“艳照门”一声炮响,为广大网民们送来的某省警方的循循教导:尽量不要动,即使浏览也是违法的!有个词语能够很好地体现这种以公道正义崇高道德之类的面目出现的公权力,对公民生活管得过多、过严、过宽的传统形象,就是“事儿妈”。“无烟小区”,恐怕就是这些“事儿妈”将大展拳脚的战场。

  在公共道德与奥运概念相结合产生的这种泛政治意识的强力干预下,假如“无烟家庭”的成员真的选择用“揭发”、“举报”这样将矛盾外化的方式,来解决是否戒烟这种原本可以在家庭内部通过沟通协商来解决的问题。那么传统的家庭秩序可能被打破。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