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圆形“国标”馒头纯属讹传

  新年刚刚开始,有媒体报道,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小麦粉馒头》对以小麦粉为原料生产的馒头的感观、检测方法、检测依据、包装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甚至连馒头的形状、面粉含量、水分含量等都进行了规定。按照标准,馒头必须是圆形,形态完整和美观,没有褶皱、斑点,气味有小麦香;馒头的体积不能太小,1克面粉体积最低限度必须超过1.7毫升,小于这个体积的馒头就不合格;馒头水分有最高限量要求,要小于等于45%,否则极易长毛。

  记者调查:广州大部分馒头不合格?

  记者昨日走访广州多个包点店和超市发现,广州市场上的馒头大部分是长方形。如果形状说法属实,则广州大部分馒头不合格。记者从广州市场上看见,部分速冻馒头小如鸡蛋,部分馒头则大如拳头,圆的、方的均有,但大多数馒头是方的。在罗冲围公交场附近的包点、馒头就是长方形的,有高粱做的,也有小麦粉做的。

  对于馒头必须是圆形的说法,包点师傅觉得十分可笑,“我做了几十年馒头了,方的也做,圆的也做,大的也做,小的也做,而且做法一样,难道不是馒头吗?”

  起草负责单位:标准并未规定形状和大小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目前《小麦粉馒头》的全文还没公布,最好以标准全文为依据,按标准解释单位的说法为准。”昨日,广州市质监局标准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个标准的出台要经过各界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审定等环节,其中的内容不是可以乱来的。制定任何产品的标准,首先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能、卫生指标;然后考虑生产产品的能耗因素;最后制定产品本身特有的使用、食用性能等。而馒头的形状并不属于上述三领域的范畴。

  记者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网站了解到,发布于2007年10月16日《小麦粉馒头》标准是由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工业大学和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起草,主管部门是国家粮食局。

  “《小麦粉馒头》标准里面并没有关于馒头形状、大小的要求。”昨日,记者辗转联系到起草标准的主要负责单位——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真直截了当地表示,标准包括了公平竞争指标和安全卫生指标等内容。标准里的确有规定,馒头不能有异味。另外,对于馒头的水分含量也有要求,要小于等于45%。

  刘晓真强调,《小麦粉馒头》只是一个推荐性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而且也只是小麦粉馒头的标准,像荞麦等杂粮类馒头并不包含在内。当初起草这个标准是考虑到馒头作为传统食品“需要一个标准来规范质量”。

  出台实质:打压小企业还是提高质量?

  至此,馒头标准一案真相大白,但事件还没有结束。有媒体报道,“牵头起草馒头国标的一河南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馒头的国家标准出台后,大的正规公司产品将更多地占领市场,而一些小作坊的生存空间将会被压缩。”有评论认为,“馒头国家标准是个怪胎”,“《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其实是少数大企业对小作坊的一次打压,有悖于市场的公平竞争。”

  但对于“少数大企业对小作坊的一次打压”的说法,专家有不同的意见。广州市质监局标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鼓励和帮助企业参与标准的研制和各级标准的制定。企业参与制定标准不仅是国际企业趋势,也是我国企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企业把自身的情况、地方特色反映到标准之中,并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把握话语权,争夺市场竞争的主动,有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知识产权。”

  质疑一:国家标准企业包揽?

  资料显示,成立于1991年的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是这个标准的“亲生父母”。一个食品产品的国家标准,由一家90后的企业包揽制定,是否符合国际惯例,值得怀疑。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其价值取向,会不会照顾自己的利益,也是个未知数。 (刘海明)

  质疑二:食品外在还是内在重要?

  一个馒头是圆形,还是三角形,抑或是正方形,这只是外在形式,消费者可以根据喜好购买。作为一个国家性的食品标准,我以为应当注重的是食品内容,如面粉含量、添加剂、保质期等,而不是食品的外在形状。 (刘晓原)

  肯定方:何不先求证再发笑

  GB/T21118-2007是小麦粉馒头的标准,既然是小麦粉馒头,有小麦的味道有什么好笑呢?这是个推荐式的标准,不是要消灭不圆的馒头,也没有任何规定说,馒头不圆就不能卖,就好比是设立了普通话,但谁又禁止说方言了啊?

(责任编辑:郎成林)

2008-01-04 09:40:00浏览9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特应性皮炎皮肤发红、发烫、痒,打针可以缓解吗
打针即注射治疗,特应性皮炎出现皮肤发红、发烫、瘙痒的症状,遵医嘱进行注射治疗通常是可以缓解不适症状的。1.特应性皮炎定义首先,特应性皮炎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常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前者通常只会出现皮肤过度干燥、皮肤持续瘙痒等皮肤炎症表现,而后者还可能伴有哮喘发作、喷嚏流涕、眼睛红肿瘙痒的症状。该病的发生多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原因有关,而接触过敏原、季节交替、温度变化,或处于不良情绪中,也可能会诱发或加重不适症状。2.注射治疗其次,患者出现相对较重的症状时,通常需要遵医嘱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或静脉注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3.其他治疗最后,除了可以进行注射治疗外,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药物、外用药物、紫外线光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口服药物通常包括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环孢素、甲氨蝶呤等,而外用药物主要有糠酸莫米松乳膏、吡美莫司乳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此外,患者治疗期间还应做好日常皮肤护理,建议使用35℃左右的温水、温和无刺激的洗护产品,定期进行皮肤清洁,并在清洁皮肤后及时涂抹润肤霜,来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