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市民检测2元韭菜农药量花费5000元 维权代价高

  产品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少市民疑惑:商品在生产及出厂、进入市场之前都要经过一道道检测关,为何还会出现如此多的质量问题呢?遇到有问题的产品,有消费者想将样品送至相关部门检测,但面对高额检测费,不少市民选择放弃。

 

检测2元韭菜农药量花费5000元
济南七里堡综合批发市场检测中心里,一位工作人员在收集用于快速检测的萃取液。
检测2元韭菜农药量花费5000元
花几元钱买来的商品,可能要花几百甚至上千元才能拿到权威部门的检验报告。

  2元一捆韭菜

  检测要花5000元

  5月2日晚,济南市臧家屯小区两户居民家5口人相继出现了呕吐腹泻等症状,经诊断5人均为有机磷中毒。巧合的是,这两家5口人当晚都吃了来自同一个菜摊上的韭菜包的水饺。相关部门对公布,通过对剩余韭菜馅料的检测,包括19种有机磷农药在的38项指标均未检出,也就是说在这些剩余馅料中并没有检出有机磷农药。

  明明是磷中毒,样品为何没有检出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检测部门人士表示,现在都是按照国标中规定的指标进行检测。也就是说,检测只是针对部分农药或者是有毒物质,而出现问题的往往不是在这部分之内,三聚氰胺、甲醛亦是如此。

  对于市民来说,对国标的了解并不多,大家想知道的无非是“这捆韭菜到底有没有农药残留?能不能放吃?”

  济南市农业质量检测中心从事农产品检测工作近十年的田相旭告诉记者,农药检测标准是农业部统一制定的,总共有50项检测指标。所以对于农产品的检测,都是以抽检结果确定产品是否合格,但检测本身并不涉及50种指标以外的物质。

  按照这种说法,仍以一捆韭菜为例,每一项指标的检测需要100元左右,按照50种指标全部检测来算,一个样品可能就要花费5000元左右。在不少消费者看来,购买这捆韭菜只花了2元钱,投入这么大的检测成本显然不值。

  检测费虽然高

  相关部门仍喊穷

  济南市农业质检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检测收费是经过物价部门严格审核的,消费者心中的高额检测费对于检测部门来说,有时甚至连成本都无法满足。据介绍,成本中最主要的就是化学试剂的使用和检测仪器的损耗,“有的项目光试剂就得一百元,仪器也都非常贵,每次检测都是在减损使用寿命。”

  记者在山东省质检院采访时,也听到了同样的声音。山东省质检院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标准中关于检测指标的收费大多是2001年的收费标准,十多年一直没变过,但现在随着物价攀高,尤其是仪器、试剂价格变化较大,这样的收费标准无法承担现在的成本。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信息,虽然权威检测部门收取的检测费用直接上缴财政,但这些“成绩”却与下拨经费息息相关。面对执法部门下达的抽检任务,他们也会对所需费用进行核算并上报。

  一内部人士表示,在这种制度下,即便是消费者愿意出这笔费用,也并不是立即就能进行检测的。“日常检测工作都是为了大批量产品的安全,执法部门下达的任务必须要保证,相比之下,个人委托检验只能放在次要位置。”该内部人士说。

  高额检测费

  挡住市民维权路

  面对高额检测费用,不少市民放弃了维权,这并不是市民对食品造假袖手旁观,“而是这个‘不’字的代价有点太大了。”一位市民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山东省质检院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每年的检测数量大约为5万个批次,个人送来检测的产品数量只有一二百,如果是涉及食品方面的检测更是少之又少。

  市民购买一包牛奶的价格在一两元钱,一个面包的价格为三四元钱,一捆韭菜的价格为两元左右。而要较真检测,动不动就能花上几百甚至上千元,不少市民直呼“真相要不起”。作为专业检测人员,省质监局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如果买到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时,他们也会选择扔掉。

  “我怀疑买到的火腿有质量问题,送到质检中心检验,一共检了8项指标,最终花了1600元,才换回了一个‘所检样品实物质量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产品不合格’的结论。”济南市民吴先生称,这个代价确实太高了,而且这个结果对于他来说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人家这种火腿该卖还是卖,最后我花1600元买了个‘以后不买了’。”

  高额检测费用到底从何而来呢?记者了解到,每一项检测指标,在检测部门上报物价部门之前,都会有一个基本的核算,核算成本包括材料费、水、电、燃料费、检验用房维修费、仪器设备折旧费、仪器设备维修费以及管理费。而标准最终是否获批,省物价部门工作人员称,他们还会邀请有资质、有影响力的检测单位一块进行成本测算,取一个平均值作为政府指导价。

  对于这样的解释,不少市民明显不能接受,“他们(权威检测机构)大多是全额拨款单位,但水电以及仪器设备折旧费用也算在检测成本之中,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呢?”较真的刘先生曾经因为几百元的检测费用放弃了维权。他告诉记者,花79元买来了一件纯棉衣服,要花几百元额外加上几个工作日的等待,“还不如直接跟商家私下协商算了。”

(责任编辑:廖颖瑶)

2012-06-29 15:44: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