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进口奶粉再次涨价 普遍将上涨8%至13%

  分析人士认为,洋奶粉不断提价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的不信任

  近日,洋奶粉再次刮起“涨价风”。据了解,从本月(4月)开始,美赞臣、雀巢两大品牌奶粉将会提价,这两个品牌的奶粉会分别涨价13%和10%。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洋奶粉4月份有涨价的趋势,实际上已经有超市门店接到雀巢、美赞臣公司奶粉价格上调的通知,其他没有涨价的洋奶粉企业估计也会很快制定出涨价计划。预计洋奶粉此番涨价潮价格普遍将上调8%至13%之间。”

  在北京一些大型超市,记者走访发现,美赞臣奶粉的价格已经略微上调。

  而据记者了解,从去年(2011年)年底以来,包括雅培和惠氏都已经先后换包装,或者直接提价,涨幅也在10%左右。

  4月4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雀巢中国区新闻发言人何彤,她表示:“4月份确实要提价,价格上调5%左右。”对于价格上涨原因她表示:“原材料的上涨及人工成本是此次雀巢价格调整的原因。”

  但也有些洋奶粉把“罪责”推给了关税的恢

  关税恢复成涨价新理由

  据了解,“龙宝宝”扎堆出生、厂商成本上升、奶粉配方升级以及从新西兰进口奶粉关税提高,这些都成了本次“洋奶粉”品牌“喊涨”的理由。

  按照相关规定,当有关农产品进口数量超过当年限额时,我国可通过附加关税的方式对该产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据海关总署消息,从今年2月18日起,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鲜奶类产品的关税由7.5%恢复至15%;从3月1日起,新西兰进口奶粉的关税则由5.8%恢复到10%。

  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对新西兰进口奶粉关税由5.8%恢复到10%,增加了进口奶粉的成本。

  对于此种理由。何彤对记者称:“雀巢涨价与关税恢复并无关系,年初其他品牌洋奶粉都在涨价雀巢并没有涨,此次价格调整与成本有关。”

  梁铭宣对记者称,“洋奶粉不断提价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的不信任。自从国产奶粉曝出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产生本能的恐惧感和排斥感,很多经济水平良好甚至一般水平的消费者都纷纷购买洋奶粉,使得洋奶粉在我国大行其道,成为国内中高端奶粉的绝对领导地位,洋奶粉不断提价阻挡不了其良好的销售量和号召力,所以洋奶粉不顾舆论的压力依然嚣张提价”。

  记者了解到,去年年底,雅培和惠氏都已经先后换包装或直接提价,涨幅在10%左右。业内分析,美赞臣、雀巢这两个品牌的涨价,多多少少有“跟涨”的性质。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记者表示,洋奶粉频频涨价,更多的是源于其市场地位的强势。“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以雅培、美赞臣、惠氏、多美滋为代表的洋奶粉品牌在我国婴幼市场销售总额已经超过6成,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另有乳业分析师指出,市场价300元一罐的奶粉,总成本可能只有100元。影响到奶粉价格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供求关系,另是成本因素。

  洋奶粉频陷质量门

  而就在前不久,雅培被曝光存在质量问题,其他在国内销售的外资品牌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这让外界疑虑陡增。

  事实上,美赞臣、多美滋、雅培、惠氏、雀巢等品牌大多存在代工生产现象,而且存在多个品牌同时由一个企业生产的现象,同一个工厂中出来的产品,雅培出问题后,按照正常逻辑,也不排除其他品牌出问题。

  目前国内配方奶粉要求检测的指标有四大类15项,分别为蛋白质、乳糖比例、硝酸盐、亚硝酸盐、铅、黄曲霉毒素M1等,而未涉及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的检测,这也为奶粉企业留下“违规通道”。

  另外,据了解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目前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国产奶粉进行每月检测,但是外资品牌未被纳入检测范围。

  与此同时伴随的是洋奶粉多年的不断提价。

  梁铭宣对记者称,“从2006年至今,洋奶粉年平均涨幅已达15.5%,每年洋奶粉至少会有一次提价,特别是2008年三鹿奶粉曝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一段时间内很多外资品牌涨价幅度高达为20%。例如,2011年6月,惠氏公司推出新产品线,价格比原有老产品高出10%。2011年12月,惠氏旗下高端品牌“启赋”(1阶段,900克),价格从378元上调至408元,平均涨幅8%。2010年2月,美赞臣全国范围内婴幼儿奶粉全线平均提价8%,2010年4月,美赞臣奶粉价格上调最高达到11%”。

  她同时表示:“关税恢复为洋奶粉涨价提供了借口。洋奶粉涨价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次关税恢复到10%,为其涨价提供了很好理由,其实关税上调并不会对奶粉价格造成很大的影响,一罐进口奶粉国内售价一般都是它原产地售价的一倍左右,即使关税从5.8%上调到10%,对洋奶粉的利润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而近期身陷质量门的雅培,当《证券日报》记者采访雅培公关副总监王炜质量门事件会否影响雅培近期涨价计划时,对此她坚称:“这是两个事情,并拒绝回答涨价相关问题。”

(责任编辑:何颖)

2012-04-05 10:28:00浏览3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