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放大镜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品牌放大镜

“碧生源”常润茶多次被查 还在欺骗消费者

举报/反馈
2012-03-14 15:07:00

  “快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如今无论是在电视还是在公交车上,这句碧生源常润茶的广告语想必大多消费者都耳熟能详了,而不少消费者正是受广告的诱惑前往购买的。而前几天一位读者投诉:碧生源常润茶靠广告忽悠了广大消费者。

  前几天一位王姓女士向记者反映说;因为看到碧生源的广告说的效果很好,能治口臭等疾病,于是她就到药店购买了碧生源买二送一包装的产品。然而她喝了这种茶后一直腹泻,人都变瘦了。

  接到这个投诉后,记者针对一系列的质疑,展开了调查。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碧生源”(卫食健字<1997>第602号),广告中宣称其“快速解决便秘、口臭、青春痘、色斑、皱纹增多等问题”。同时,还出现“碧生源常润茶革命性实现了滋润、修复、通畅三大功效,滋润人体环境、修复肠道内黏膜受损组织、恢复肠道正常功能”等宣传其功效的字

  记者在查阅相关资料时也发现曾有媒体披露:就碧生源常润茶能快速解决青春痘的真实性咨询医学专家时,有关医学专家表示,造成青春痘的原因有多方面,并不像广告上所说的“因宿便而产生的危害之一”那么简单,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药品能够根治青春痘。

  记者从网上查询得知:早在广东省2006年第一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的名单中,“碧生源”常润茶赫然在列。而今年2、3季度,北京、上海、辽宁、浙江等地的药监部门在发布的违规保健品中,多处都有碧生源常润茶“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夸大保健功能;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含有对保健食品功效的不科学断言”的曝光内容。然而记者在走访西安多数药店、药房时却发现至今却依然有售,并且都是28.9元一盒、买二赠一的包装。

  以下是记者查阅的有关碧生源常润茶生产厂家对于该产品的介绍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广告发布内容:

  商品名:碧生源常润茶

  净含量:2.5g/包

  售价:28.90元/盒

  主要成分:

  中草药(山楂、决明子、菊花、沙参、淮山药、土茯苓等药材)

  使用方法:

  饭后定时服用。饭前先用150毫升开水冲泡,饭后半小时加入150毫升开水,趁温热一次喝完,把茶袋丢掉,无需反复冲泡。饮用1小时内不多喝其它的水,尽量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切忌白天不要当茶饮用。症状严重者建议周期性饮用。

  6—8小时以后,观察排大便次数,每日1—2次属于正常;如果出现1天排便3次以上,就减为平时饮用量的2/3;若减量后仍出现上述情况,则减为平时饮用量的1/3,依此类推。

  适用人群:

  因宿便导致的口臭、面色灰暗腹胀、小腹微凸、乏力、暗疮、色斑、青春痘、习惯性便秘以及肥胖的人群。

  饮用提示:

  轻度便秘者:每天服用1袋。

  晚饭后半小时连饮2-3杯即可。

  重度便秘者:(包括长期依赖泻药排便者)每天服用2袋,2袋同时用开水冲泡,饭后连饮2-3杯,特别严重便秘者可酌情增加1-2袋。

  洗肠保健人群(指每天都能正常排一次便者)每周喝2-3次,每天1袋,晚饭后泡5-10分钟连泡2杯。

  《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第9条明确规定:食品广告中不得使用医疗机构、医生的名义或者形象。食品广告中涉及特定功效的,不得以专家、消费者的名义或者形象做证明。保健食品的广告中不得出现患者或消费者的形象,而在碧生源常润茶的广告中多次出现了消费者的形象,这明显地违反了《规定》内的有关条款。同时,碧生源常润茶在广告上宣传能“快速解决口臭、青春痘、色斑、皱纹增多、面色晦暗、皮肤粗糙、肥胖等问题”属于夸大宣传。

  有关人士指出,这些广告语是属于药品疗效的,就算药品广告要打出这样的广告语,也要通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在保健食品中是绝不能出现这些广告语的。而碧生源常润茶属于保健食品,因此在广告宣传中不得出现有类似于药品疗效的词语。

  同时,《规定》第7条写明:食品广告不得出现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也不得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食品的治疗作用。在碧生源常润茶的广告中出现这些广告语明显违反了《规定》。与此相对照,碧生源常润茶的广告是否违规便一目了然了。

  当记者就碧生源常润茶能快速解决“口臭、青春痘、色斑、皱纹增多、面色晦暗、皮肤粗糙、脱发白发、肥胖等问题”的真实性方面咨询医学专家时,有关医学专家表示,单靠碧生源常润茶就能解决上述问题是不大可能的。

  碧生源常润茶广告中多处违规,夸大其功效误导消费者,这种为追求利润而置企业诚信、消费者利益于不顾的行为,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及消费者的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王小楠)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