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京沪17个城市陆续试点取消药品加成

举报/反馈
2012-03-04 09:36:00京华网

  关键词·医改三年

  8种大病救助将全国推广

  记者:您对这三年医改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呢?

  陈竺:很难绝对地说,(满意的地方)我觉得是医保制度推进速度很快,世纪之初,我们80%的农民没有医保,城市里的居民近乎半数没有医保,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或者说初步进入了全民医保国家的行列,这可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我自己觉得,不足的是,我们的工作水平有待提高,但更重要的是队伍建设,尤其是基层队伍建设,哪个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都缺人,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缺乏,县级医院也缺。说实在的,我们希望大病不出县,90%以上的大病能够在县医院解决。县医院的能力要提升,全科医生的数量太少,基层250万医生中,全科医生大概只有8万人。国际上,这个比例基本占到一半左右,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很迫切。

  记者:您认为哪些方面还要加强?

  陈竺:“十二五”时期,我们的工作有三个重点,一个是全民医保,筹资水平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也要提高,群众的受益面要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今年我们在大病救助方面将有更好的政策,8种大病将在全国推开,12种大病将在1/3的统筹地区推开。

  记者:具体包括哪些病种?

  陈竺:包括大多数肿瘤,比如肺癌、消化道肿瘤、女两癌(即宫颈癌乳腺癌)、成人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小的白血病是最早开始做的,心脑血管病和重型精神病这次也纳入进去了。据专家测算,这些病种全部推开的话,我国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情况将得到很大缓解,尤其是在农村。

  记者:基本药物有何进展?

  陈竺: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推得不错,但还是要向医院拓展,目前的目录也还要进一步调整。同时,基层综合改革的成果还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包括村医的政策要落实,如养老保障等。新农合的门诊统筹也要覆盖村医,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的任务也要交给村医,当然他们也能得到补偿。

  记者:公立医院改革进展到什么阶段了?存在什么问题?

  陈竺: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国有17个试点城市,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正在推进,但是便民服务方面已经全面推开了,优质护理、预约挂号等,我们现在把县医院作为突破口。

  记者:大医院改革最顽固的地方是什么?

  陈竺:就是以药养医。目前17个试点城市开始陆续取消药品加成,北京去年确定了5家医院,目前工作正在推进,需要一段时间看看运行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有可能今年下半年有一个有力度的推开。此,上海也已经准备推开,深圳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由政府先拿出6个多亿,消化取消以药养医造成的亏损。

  关键词·“看病贵”

  按病种付费是未来主流

  记者:目前,我们尝试用医保控制一些大处方、过度医疗,今后有何计划?

  陈竺:有这样的情况(过度医疗),但从去年我们控费的情况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去除CPI增长的因素,次均门诊费用只增长了3%,次均住院费用增长了3%到5%,可以说已经明显扭转了医药费用上涨过度的情况。

  记者:医药费用受控,很多医院说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您对此怎么看?

  陈竺:实际上,医院这几年收入增长是比较快的,我刚说去年控费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是指次均的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但医院总的工作量是增加的,所以一般大医院去年的收入增长都在10%以上,当然医生护士很辛苦。其实,医疗需求也是不断被释放的,以前很多百姓都不去看病,现在则不然。

  记者:有的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开药只要几块钱,但在大医院检查则要二三百块,您怎么看?

  陈竺:这主要是因为按项目付费这种不合理的诊疗机制,支付制度改革就是要按病种、按人头付费。

  记者:按病种收费能推广起来么?减少必要的检查是否会产生不良后果?

  陈竺:这就要我们加强监管,另外我们有临床路径,这就是规范化的诊疗方案,(纳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必须要遵照这个路径来做,同时,其中的信息还需要向社会公开。

  关键词·医保联网

  新农合将率先全国联网

  记者:全国医保联网是否能实现?有无时间表?

  陈竺: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做,“十二五”期间,新农合争取能先做到,城镇居民医保其实已经开始了,比如长三角地区已实现跨省联网互通。我认为,预计到2020年,全国有可能实现主要保障制度的归一。

  记者:但同样一个病,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医保的报销水平不同,这怎么统一?

  陈竺:大家知道,毕竟各种保障体系的筹资水平不同,以新农合为例,尽管政府做了很大努力,但目前的筹资标准是每人每月300元,所以基本药物肯定是最基本最适宜的药物。当然,我们也竭尽全力,极力让农村群众更好享受医疗服务。比如保重点大病等,在严格控制费用的同时,我们也会加强监管,新农合的结余率会每年进行公开。

  记者:目前医保是“低水平广覆盖”的模式,是否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陈竺:实际上,我们提出全民医保的目标,一方面是基本医保的水平还会不断提升,比如新农合,到2015年,政府的投入是每人每年360元,按现在4:1的比例来说,加上个人的90元,(筹资标准)将达到450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准备在省一级建立大病统筹基金,和普通保险、商业保险相衔接。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的,基本医保不是保100%,而是70%或者75%,然后再买一些补充的保险。

  关键词·民营医院

  人才资本结合才能办好

  记者:对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您怎么看,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乱象。

  陈竺:目前的政策环境是很好的,去年我们出了3个相关文件,当然要加强监管,现在比较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些好的人才资源和民营资本相结合,因为办好一家医院最要紧的就是人才资源,不论是管理人才还是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等医务人员,像北京的道培医院,这类办得好的民营医院,他们的技术骨干都是工程院院士、德技双馨的大家在做,这样的民营医院一定是办得好的,我们也在医务人员的多点执业上做一些探索。

  记者:有的医院对医生多点执业比较抵触。

  陈竺:也有一些地方做得好,比如上海,现在优质医疗资源和民营资本的结合是在政府规划下进行的,他们在浦东和浦西各搞了一个国际医疗城,他们的多点执业就是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对口支援民营医院,5个工作日中有一个工作日可以到那里(国际医疗城)工作,这样管理起来比较方便。

  关键词·五年履职

  我的主要任务是办理提案

  记者: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作为卫生部负责人,您最想推动的工作是什么?

  陈竺:当然就是医改啦,如何确保医疗服务安全,控制费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和公立医院改革联系在一起的,公立医院的以药养医,政府下了很大决心,这里边水是蛮深的,但再难我们也要跨出去。

  记者:您今年的提案是什么?

  陈竺:我的主要任务是办理提案。

  记者:5年下来,最大感受和最大遗憾是什么?

  陈竺:做不完的事情。医改就是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也是世界难题,但再难也要做。医改永远不会结束。

  ■现场

  “陈竺包围圈”20分钟挪20米

  每年全国两会,身为卫生部掌门的陈竺都是媒体的重点围堵对象。昨天下午,陈竺一下车,就被尖的记者看见,众人立即围了上去。在数十名记者的“簇拥”下,陈竺只好慢慢往人民大会堂东门“挪”。见到人群中有女记者险些被挤倒,已略微冒汗的陈竺连忙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记者粗略估算,从天安门广场停车处到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的台阶,短短二三十米的路程,“陈竺包围圈”足足挪了20多分钟。面对各式各样伸到眼前的录音笔,陈竺耐心听取从“包围圈”各个角落抛出来的问题,稍作思考后认真回答。谈及三年医改得失,他那标志性的微笑不见了,神情凝重而严肃,这或许正暗合了医改之路任重道远的现实境遇。

(责任编辑:谢晓)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