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改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聚焦医改

南京医生“走穴”合法化 实施四个月乏人问津

举报/反馈
2011-12-09 10:08:00中国江苏网

  南京三甲医院仅一名医生申请多点执业,患者盼望名医到家门口看诊

  “南京三甲医院在职医生申请多点执业的,至今只有1人。”8月1日开始,《江苏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实施,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该《办法》实施4个多月以来,少有人问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多的医生宁愿私下“走穴”,而各大医院有点本事的医生,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到周末基本上都到处“飞”。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多点执业遇冷的关键是缺乏相配套的制度。

  现状:三甲医院仅1人申请多点执业

  姚某是南京某三甲医院的外科主任医师,我省8月1日实施《江苏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后,这位被原单位返聘的退休专家,向省卫生厅提出了多点执业的申请,而他选择的第二执业医院是江苏省中医院

  “姚主任主动要求来我们这的,他现在在我们这上两个半天门诊,一天在病房和手术室,他之所以来我们这多点执业,更多的是看上了我们这的平台,患者比较多,他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省中医院接收姚某的主任表示。但当记者联系采访姚某时,他以工作太忙为由婉拒了。

  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虽然我省试行多点执业已有4个多月了,但全省申请多点执业的医生也就五六人,南京申请多点执业第一人是一位在民营医院工作的老专家,而从三甲医院走出来,愿意去其他医院多点执业的则更少,至今只有两人,其中一人已经退休,一人还在职,这位在职的医生选择一家民营专科医院为第二执业点。

  说法

  虽然多点执业已合法化,但记者发现,医生对此却并不热衷。一家省属医院的科主任坦言:“多点执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医院,我是向院长负责,如果提出去其他医院多点执业,院长可能表面上同意,但内是否会有想法就不得而知了。”这位科主任分析道:“虽然明面上我多点执业后收入增加了,但说不定到时院长会说:"你在其他医院工作了,对本医院的贡献减少了,收入自然也要减少。"更得不偿失的是,以后单位有什么提拔的机会,也就不会轮到我了。”一位外科主任对多点执业表示“没必要”!

  这位在业内技术很不错的专家透露:“我根本就不缺到外地手术的机会,因为缺少有能力的医生,患者需求得不到满足,江苏其他城市、安徽等地,很多医院都会邀请我过去帮他们手术,做一次手术,肯定比多点执业的收入要多。”对于频繁私下“走穴”,该专家表示,“那也要有本事人家请你才行!医院对此也是睁只闭只眼,管得比较宽松。”

  在职医生 私下“走穴”更方便

  退休医生 医院“卡”福利待遇限制

  在职医生不愿申请多点执业,就连退休的老专家也不愿让自己“合法化”。一位三甲医院的内科老专家坦言,他除了在原来单位上门诊外,还在另一家级别稍微低点的医院上门诊,还在一家专科医院和一家民营医院查房、会诊。

  “不是我不想多点执业,主要是这样做太麻烦了。”这位老专家说,他也跟原单位领导申请过,但对方态度非常强硬,“如果我要去其他单位多点执业,就不能享受在原单位医疗报销等福利待遇,现在年纪大了,保不准会生病,看病可是大头,我不能得不偿失啊!”正因为领导的限制,他最终只能选择继续“非法行医”。

  “这可以使得医疗资源合理流动,服务患者。”南京某三甲医院一把手对于我省试行多点执业表示了肯定。不过作为一家三甲医院的“掌门人”,他认为,这必须要有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文件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稳妥推进。”这位院长毫不避讳地指出:“国外的医生能很方便地实行多点执业,关键是他们是社会人,只在医院享受部分待遇,但国内的医生都是医院人,如果在甲医院享受所有的福利待遇,却还到乙医院上班,显然对甲医院是不公平的。”他认为,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撑,就会导致原单位和执业医院之间的矛盾,也会导致管理方面的问题,最终牵涉医疗安全。

  医院负责人 配套跟不上会出问题

  卫生厅 医院不放人让多点执业遇冷

  对于多点执业遇冷的现象,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直言:“这和我们的初衷有出入。”该负责人表示,制约多点执业推行的关键是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不放人。据了解,省卫生厅规定,申请多点执业的医师必须是副高职称(去基层可放宽到中级)以上;要求不影响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工作;申请多点执业的医生需经层层审核等。“现在很多大医院的专家本身的工作就很忙,有的教学医院的医生除了看病,还要给学生上课,如果大家都去多点执业了,第一执业医院的领导就会担心自己的医疗秩序受到影响,自然不愿意放人。”也有专家指出,高水平专家是医院的核心资源,有些甚至是“招牌”,医院肯定不想无偿地让给人家。

  专家观点

  前提不完备制约多点执业

  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告诉记者,欧洲医院的护士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相当于公务员,不得多点执业,而医生则有一定的自由,在第一执业地点干完固定时间后,可去其他地方执业。目前,江苏多点执业遇冷的现象早在预料中,从国内一些较早开展试点的城市情况看,多点执业推行情况也不乐观。以北京为例,试行3个多月,仅十余名医生签约多点执业,多来自精神科康复科儿科等“不那么热门”的科室。广东省试点一年,“试点”的医生也仅百余人。

  “前面没有铺好轨道,火车当然跑不起来。”胡晓翔认为目前至少有3个前提还不完备,第一,暂时没有办法用合同来固化医生在第一执业地点的工作时间,“有的医院医生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有的则是医而优则仕,当了主任后还兼行政职务,每天不仅要开刀,还要忙门诊、教学、科研等,哪有时间去多点执业。”第二,没有一个配套制度,比如劳动保险怎么办,“打个比方,如果在第二执业过程中身体垮了,那么原单位的已有福利还能否享受。”第三,行政执法有难题,万一在第二或第三执业单位出了严重的事故被警告或吊销行医资格证,那么第一执业单位与医生的关系就显得很不清楚,至少是打乱了原单位的工作安排。

(责任编辑:王小楠)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