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0亿假药案利益链揭秘 保洁收1个药盒获利300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公安部近日指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打击制售假药犯罪专案集群战役成功收网,破获价值20亿元的假药巨案,而这起巨案起源于金华警方在出租车上查获的一批药盒。在深入调查后警方发现,制售假药的整个利益链中最底层竟然是医院的清洁工。

  这次全国大范围的行动,最早起源于金华警方偶然查获的一起小案子。今年7月20号,金华市义乌出租车管理站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乘客李某携带大量回收的处方药药盒、说明书和防伪标签,一数,竟有700多套,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金志茂:他的药盒收购过来,到底要去哪里,干什么用,我们认为有价值,所以我们就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方法,所以把这个线索进行了调查。

  乘客李某为什么要收购这些大家都不会注意的东西呢?经过警方一番调查发现,李某在浙江等地收购药品包装盒、空瓶子已经很多年了,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家庭药品包装回收团伙,这个团伙还发展了下线收购员,也就是说李某和他的家人每个人负责收一个医院,在每个医院都安插了线人,这个线人就是医院的清洁工和保洁员。金华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副支队长蒋益群告诉记者,他们通过物色三甲医院的保洁人员,在通过这些人的工作之便向他们收购各种处方药包装盒。

  蒋益群:他们收购的主要以抗肿瘤的包装盒为主,一些进口药品,价格比较高的一些颗粒的,各种形态的药品都有。

  在通过对李某包装盒流向的调查,警方发现这些药盒通过汇总和分类后主要流向北京的刘某和上海的陈某,而北京的刘某在收集药盒的同时,还通过网络大量出售这些药品,这一调查结果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蒋益群:收到包装材料的人,同时他们又大量的药品流出,而且这个药品通过药品,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个人是不能销售的,从价格上来说也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们就怀疑这部分收到药盒的人同时在制作假药,或者直接接触到这个制药环节。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活动在北京的刘某团伙,在购买包装后通过改批号、换包装,灌装低档原料药,盐水勾兑等方法,生产假药,假药做成后,假药贩子就在网上开始发布销售信息。 这些假药做成治疗肿瘤的“美罗华”、“赫赛汀”、“特罗凯”等,这些药在市场上都是上万甚至几万元的处方药。做成假药会是多少钱呢?

  金华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副支队长蒋益群介绍说,收购包装盒获利很丰厚。像一套赫赛汀的包装盒,包括空瓶子、说明书、剪下来的防伪标识,要卖到1500元一套;“美罗华”也要1200元左右。这些最底层的医院清洁工,收到这样的一个包装盒至少也能获利300元。金华市公安局副局长俞流江说,在利益的驱使下,这样的假药网络像一张纵横交错的蜘蛛网一样,盘踞在全国近30个省市区。

  俞流江:从我们前期侦查的情况看,涉案人员分布在我们全国23个省份,其中涉案人员在10个以上的,有15个省份,我们估计涉案人员在300人以上。

  从查获情况看,目前,假药市场已形成了一条利益链,之间连接各个环节的关键就是巨大的利润。在这条利益链中,最底层的是医院清洁工,第二层是负责每家医院收购的中间人,第三层是收购包装盒的批发商,第四层是假药商。

  假药危害不言而喻,无任何疗效,轻者延误治疗,重者引发其他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在17号的统一行动中,全国各地警方共破获案件128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76人,打掉制售假药犯罪团伙350个,缴获假药3.08亿余片,商标标识、药盒、防伪标识等包材4.26亿余件,按照正品价值计算超过20亿元。

(责任编辑:李一千)

2011-11-20 00:00:00浏览12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