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彩超需求激增 行业竞争白热化

举报/反馈
2011-07-28 09:36:00

  彩超在诊断疾病时具有准确、直观和创伤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被誉为“非创伤血管造影”,目前是许多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如对于颈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和慢性下肢静脉疾病等血管疾病,运用彩超的高清度、局部放大和血流频谱探查均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此外,彩超还是妇产科疾病、前列腺及精囊疾病和人体部分器官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2006年到2010年间,彩超市场需求步入激增阶段,我国彩超进出口贸易发展迅猛,出口额从2006年的6600万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73亿美元;进口额增幅更大,从2006年的2.66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5.83亿美元,进出口额达8.56亿美元。从图1上看,我国彩超的贸易逆差在持续扩大,2010年已达3.1亿美元。

  美国为主要贸易伙伴

  2010年,我国共向13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彩超,排名前10位国家和地区是美国、荷兰、德国、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奥地利、委内瑞拉和意大利。我国对这十大贸易伙伴的出口额为19848.58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2.57%。对美国和荷兰的出口额分别为4960.43万美元和4185.3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13%和15.3%,为我国彩超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对委内瑞拉、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和印度出口同比增长较高,分别为247.15%、99.57%、84.21%、75.78%和63.29%。

  2010年,我国从28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彩超,其中排名前5位的是美国、日本、韩国、奥地利和挪威,进口金额分别为22503.67万美元、11355.08万美元、6723.08万美元、6714.75万美元和2803.67万美元,合计占进口总额的86%;其中,美国进口占进口总额的38.63%,为我国彩超进口的主要贸易伙伴;奥地利同比增长62.97%,增幅最大。

  外资企业为出口主力军  

  2010年,有78家企业从事彩超的出口贸易,其中外资企业22家,出口额23770.6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6.9%;民营企业38家,出口额2779.8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0.16%;国有企业18家,出口额804.07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94%。从数量上看,民营企业比外资企业多,但其出口额却远低于外资企业,因此外资企业仍为我国彩超出口的主力军。

  出口排名前10位的企业出口额为2556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3.46%;其中,排名前3的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的出口额均超过3000万美元,其出口规模较高于其余7家公司。从同比增长上看,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祥生医学影像有限责任公司、美迪森(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210.15%、60.07%、54.41%和54.07%。  

  京沪广是进口三大地区  

  2010年有27个省市进口彩超,进口前10位省市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辽宁、浙江、山东、福建、河南和重庆。从进口金额分布上看,北京、广东和上海的进口额分别为15220.85万美元、11808.47万美元和8375.51万美元,较高于其余7个省市,这3个省市共占总出口额的60.78%。从进口金额同比上看,北京和重庆增幅较为明显,分别为50.16%和55.14%。

  2010年有10个省市出口彩超,出口前五位省市分别是广东、江苏、辽宁、上海和浙江,其中排名第一位的广东省出口额为11757.95万美元,同比增长46.03%,占出口总额的42.98%。排名前5的省市共占出口总额的99.22%。  

  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进口额相差不大  

  2010年,共314家企业从事彩超的进口贸易,其中外资企业41家,进口额22261.05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8.22%;民营企业151家,进口额19299.5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3.13%;国有企业120家,进口额16561.99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8.43%。从企业性质上看,虽然民营企业进口金额与外资企业相差不大,占比仅相差5.09%,但在数量上却远远高于外资企业。

  进口排名前10位的企业出口额为23466.5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0.27%。10家企业进口额均超过1000万美元(见表4),其中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阿洛卡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东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进口规模较大。从同比增长上看,中国医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润伟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增幅较大,分别为90.16%、79.55%和51.35%。  

  处于资本大量涌入争夺利润的阶段  

  我国彩超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扶持,彩超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论是从企业数量、产业规模,还是产品质量、技术方面,我国彩超业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未来几年,我国将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这势必构成未来彩超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引发彩超需求的快速增长。

  因彩超业目前正处于成长期,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大量资本进入,国内企业与国外大型企业同台竞技,使得业竞争愈加激烈。我国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使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断涌现,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从产品结构上看,我国企业多集中在中低端彩超市场,高端市场被跨国企业占据。

  由于彩超诊断是一项涉及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因此对该领域的研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一些基础研究的投入需要一定周期。在一些发达国家,许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政府和企业的资助下,做了大量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工作,为超彩技术的不断深化与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限于国内企业整体经济实力的制约,国内彩超产业仍有很长路要走,企业的规模化和产品高端化还有待时日。

  (中国医保商会:王聪 蔡天智)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